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516|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业新闻] 农药行业今年上演两部重头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但目前农药行业总体产能过剩,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小,在环保安全方面欠账较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正先近日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因如此,在新《环境保护法》出台的大环境下,完善《农药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进行环保核查就成为今年提高农药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环保核查范围进一步扩大
  ●江苏将核查范围扩至全行业,预计将有1/4农药企业面临整改
  ●浙江、山东等农药大省将跟进
  ●草甘膦环保核查不放松

  截至目前,新《环保法》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新法离农药行业已经越来越近,对企业规范自身行为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最近已经出现了一些案例,有关企业也受到了环保部门的查处,被要求停产整顿并罚款。因为此前国内农药企业对废酸、废碱等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比较随意,相关法规对企业的处置行为也缺乏制约,但现在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只要属于废弃物,企业一旦随意处理,就会被视为违法。排污管理已经走上法制轨道,处罚的力度加大了许多。”李正先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
  在新修订的《环保法》出台的大背景下,今年江苏省环保厅在借鉴了去年草甘膦行业环保核查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针对整个江苏省农药企业的环保核查。据了解,此举对农药企业的影响更为巨大。
  李正先介绍说,去年针对草甘膦的环保核查,对农药行业环保标准的提高以及清洁生产的推进都起到了较大作用,所以今年江苏省环保厅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对江苏省农药企业的环保核查。较原来单一针对草甘膦产品的环保核查,该措施对江苏全省农药企业的核查更为严格,内容也更加全面。这是今年对农药企业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新政,是对江苏农药企业全方位的重新评估,到今年年底要分三批完成。
  “我们之前进行的第一批草甘膦环保核查,参与的100多家企业中只有4家合格。而江苏省今年率先执行的这项环保核查制度的力度比草甘膦的核查力度更大,而且是一个不漏地去查,可谓严上加严。目前江苏省农药企业粗略统计有200多家,估计核查完成后很可能有1/4甚至更多的企业因难以达到要求而受到无法申报新项目等的限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停产整顿。虽然核查部门也会给企业一个整改期,但整改期过后仍不能符合要求的企业,就必须淘汰。今后这个模式有可能推广到浙江、山东等农药生产大省,这也是我们去年草甘膦环保核查推进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去年的草甘膦环保核查,确实推进了相关企业环保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投入的提高。只有企业的环保投入、技术的引进以及最后实际的运行水平都得到非常大的提高,才能真正有效而且全方位地促进农药企业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李正先表示。

农药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定稿

  ●将于2016年正式发布
  ●预计淘汰1/3落后企业
  ●间接排放指标提高
  ●新增综合毒性指标

  据了解,《农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农药废水、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最终稿已经基本确定,将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第四届农药行业环保安全技术交流会上征求意见。同时,按进度今年要完成《标准》稿的审定,2016年正式发布,但距离正式实施还会有一个过渡期。
  “这次《标准》的指标比较人性化,会针对不同地区,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作出不同要求,让企业能够做到且有动力做到。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我们逐步摸清了自己的家底,因此所提出的限值更加科学合理,即1/3的先进企业能够做到,1/3的企业通过努力,在加大投资、技术进步、改进工艺后可以做到,还有1/3很难做到的企业,按《标准》要求就会被淘汰。对农药企业来说,尽管该《标准》不在今年出台,但必须提前参与,做好相关准备,因为一旦标准出来再做准备就已经落后了。”李正先强调。
  据了解,目前正在制订的《标准》对废水中总磷的排放将给出比较客观、科学的限值;另外,还有两个对企业影响比较大的焦点问题值得企业关注。
  焦点之一是针对农药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直接排放(企业对大自然排放)和间接排放(身在园区的企业将特征污染物排放给园区污水处理厂,再由园区污水处理厂排到自然界的)的标准进行了统一,提高了对企业间接排放指标的要求。此前对企业直接排放中特征污染物的限值要求比较严格,而对间接排放的标准较为宽松,不利于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削减。因此,这次的《标准》中对特征污染物直排和间接排放的限值加以统一,只要是废水从企业中排放,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排放,特征污染物的限值都是一个,对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和环保技术的要求有所提高。
  “原来还有园区做企业的缓冲和保险,但现在企业无法指望任何人,只有自己将特征污染物处理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后再排放,环保部门将来也会定期进行监测。”李正先谈到。
  焦点之二是在《标准》中新增了废水排放的综合毒性指标。即要评估农药企业排放的所有废水的综合毒性对环境及生物的影响,过去并没有此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尽管废水中其他指标分析出来是合格的,但综合毒性指标如果不合格的话,也要被视为不达标,这是中国环境科学院在借鉴欧美国家的标准之后补充进来的,将提高农药企业废水排放的环保门槛。
  “过去我们没有相关数据,今年协会已经组织调研了几十家企业的被认为已经达标的废水综合毒性方面的指标做为基础支持数据,并将以此来确定合理的毒性指标范围。但据了解,很多企业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另外,我们还要新制订一套监测方法,这都需要企业的参与和配合。”李正先表示。

【今日观察】
抬高门槛 一举两得

  化工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其投入大,环保、安全、技术等要求极高,并不是随便哪个企业都能做的。然而奇怪的是,我国化工无论哪个子行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说怪也不怪,问题出在以往我国环保门槛过低,从而间接成为行业产能过剩的无形推手。
  然而,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针对化工行业高危高污的特性,加强环保监管,提升环保水平,已经让少数胆大妄为、肆意排放的无良化企在中国土地上“混”不下去了。恰恰如此,“环保”正成为化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利器之一。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将十分深远。短期而言,那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日子肯定“混”不下去了,要么被责令整改,要么被直接“封杀”;长期来看,则有利于化工行业朝着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高新产业的方向发展。其实,早在新环保法实施之前,化工行业已经加大了环保社会责任的行业自律。随着“美丽化工”行动的深入开展和众多化工企业环保意识的觉醒,化工各子行业已经或正在制订更为严格的环保类标准,比如电石行业的《电石生产企业公告管理办法》、农药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现代煤化工的零排放等。今年或将有更多化工子行业出台一批针对本行业的配套标准和规范,这些都将成为推进新环保法在化工行业更好实施的有效措施。
  随着新环保法在化工行业的贯彻实施,以及化工各子行业配套标准和规范的出台,这种抬高环保门槛儿的做法,既有功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真是一举两得、善莫大焉的好事。

【链接】
草甘膦环保核查进程加快
  第一批4家企业已过关,第二批核查已经开始。
  2013年5月底,环保部启动了草甘膦(双甘膦)企业第一批环保核查工作。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共得到了10家企业的申报材料,经过企业自查、省环保厅初审、专家评审、督查中心现场检查等一系列严格的评审,最终公布了首批4家合格企业名单。他们分别是: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江苏)、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湖北)。  
  第二批草甘膦(双甘膦)环保核查已于2014年启动。从协会掌握的情况来看,四川福华、江苏好收成、山东润丰、山东侨昌等企业都已积极完善申报资料、完善工艺路线,近一半的企业已经开始配套相应装置。下一步,农药协会将选择几家重点企业进行核查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这几家企业。
《农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概况

  我国农药行业现在执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为通用标准,其间接排放限值(三级值)过宽(COD为1000mg/L),且特征污染物指标覆盖面不足。如现行标准只覆盖了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等项目,已经过时;现行标准中磷酸盐限值是0.5/1.0mg/L,但对于有机磷类等农药企业来说非常严格,缺乏针对性;同时,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最高排水量实质是针对工艺用水,无法实现监管,现实中稀释排放现象比较普遍。  
  整合制订后的《标准》:一是设置综合毒性指标,包括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等项目,预计实施日期晚于标准中其他指标2~3年;二是注重间接排放要求及其可达性,因为企业相对于工业园区,其治污措施重点是加强预处理(降低COD,去除特征污染物,除磷,除盐等),而非生化处理,所以,COD的间接排放要求预计设置在400~500mg/L,但当BOD/COD很低、可生化性差时,将执行更严格的限值。而且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间接排放不允许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若经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线排放,将按直接排放限值执行;三是将特征指标纳入监管。新标准拟提出60余项特征指标,并明确限值。  


联合利华(四川)全球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落成
来源:中国化工报近日,联合利华(四川)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经济开发区的全球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正式开工。联合利华(四川)全球生产基地是其在华的第三个世界级绿色生产基地,投资近3亿元,总占地约400亩,一期主要生产奥妙无磷洗衣粉的全系列产品,年产能近20万吨,主要供应中国西部市场,未来将逐步生产联合利华中国旗下的全线产品。图为剪彩现场。

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申报国家科技奖
中化新网讯 日前,中化新网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等研发的“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项目申报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青海察尔汗是我国钾矿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大钾肥基地,但采用传统工艺技术,资源的可利用率仅为27%。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从资源特性与开发方法、加工工艺与装备创新着手,开发成功了“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察尔汗钾矿资源利用率由27%提高到74%,加工回收率由55%提升至65%,钾肥开发规模由100万吨增加至500万吨。近三年来,累计溶解固体钾矿1117万吨,生产钾肥917万吨,获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该项目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高品位高回收率一体化氯化钾高效加工工艺与成套装备。针对光卤石组份的复杂性、粒度的非均一性,依据冷结晶粒度生长控制理论和结晶器流场模拟,项目组创新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实现加工厂分解、浮选、浓密工序的母液闭路循环,开发在线监控光卤石分解结晶过程精确自动控制系统,研制新型高效光卤石冷分解变口径结晶器,实现宽组份光卤石以及不同颗粒光卤石分解结晶时间自动调控,解决了加工流程产量、品位、回收率不协同的难题。产品品位由原来的93%-95%提升至98%,钾收率由55%提升至65%。比目前国际上同类技术钾品位97%,高出了1个百分点。。
2.废弃尾矿溶解转化-热溶结晶法综合回收钾矿技术。开发原地池浸溶钾技术、机械溶钾技术、氯化钠与钾石盐分步结晶技术、钾石盐真空结晶技术,解决了尾固排放和钾资源综合利用的难题,100万吨级钾肥规模装置钾矿回收率再提高了6%。
3.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开采成套技术。开发固体钾矿浸泡式溶解转化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开发固体钾矿溶解转化工艺技术、采用老卤调剂的钠镁溶剂制取技术、多级驱动开采技术,创建固体钾矿溶解转化数学模型、固液转化条件下的钾肥建设规模论证模型。该技术的开发成功,使我国固体钾矿可应用的品位由8%降至2%(目前国际上常规钾矿开采最低品位KCl≥19%),大大的增加可利用的钾矿资源,使察尔汗地区新增钾矿基础储量15811万吨;溶解转化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目前国际上溶解转化回收率仅为43.2%),使3658万吨低品位卤水钾矿变为高品位卤水钾矿,约8500万吨持水度钾矿变为可采资源,每年老卤中约40万吨钾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4.采输分离、分散采卤、集中输送技术。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分区轮采”、“多点开采”新思路,开发深渠集卤技术、浮箱式泵站采卤技术、封闭循环动态清洗抗结盐深层井采技术以及盐岩地基粘土加土工膜防渗输卤技术,创建盐湖矿完整的开拓、采准、回采三大系统,建立盐湖矿的动态监测网络和水动态、水化学数据库,解决了晶间卤水分散、面积广、厚度小、粘度大、汇集速度慢和无法规模化开采等难题。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1-12 10:07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