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853|回复: 2
收起左侧

ASPEN ADSORPTION 设计脱水吸附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5 10:41:4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马友们:有没有谁用过ASPEN ADSORPITON 设计脱水吸附器,设计过程说明和设计案例是否有资料与马友们共享一下?感谢。{:1106_365:}

评分

参与人数 3韶华币 +4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2
jacques0920 + 1
村头一只猴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25 10:41:42 显示全部楼层
同求啊,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5 10:41:42 显示全部楼层
Aspen assorption的资料很少,,,论坛了有一些,但不多,,好好找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8 10:52:45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咱们分几个关键点来说,都是现场实际用得到的经验:

1. Aspen Adsorption脱水吸附器设计基本流程
- 建立吸附塔模型时,建议采用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变压吸附)模块,特别注意设置吸附相(通常是4A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的等温吸附曲线(用Langmuir或Freundlich方程)
- 物性方法选ELECNRTL(电解质体系)或PENG-ROB(非极性体系),湿度参数建议用相对湿度RH%与露点温度双指标控制
- 穿透曲线(Breakthrough curve)模拟时,吸附剂粒径分布(PSD)要输入实测数据,默认的均一粒径会导致穿透时间偏差超过30%

2. 实际项目中的参数设置要点
- 吸附床高径比控制在3:1到5:1之间,过高会导致压降过大(用Ergun方程校核)
- 再生温度设置有个经验公式:T_reg=0.7*T_desorption+50℃(T_desorption是解吸温度)
- 典型循环周期设置:吸附4-8小时,加热再生2小时,冷却1小时,特别注意吹扫气量(purge gas)要占处理气量的15-20%

3. 可参考的公开案例(具体数据需脱敏)
- 天然气脱水案例:处理量20万Nm/d,入口水含量1500ppm,出口<50ppm,采用双塔13X分子筛,再生用5%干气反吹
- 压缩空气干燥案例:处理压力0.8MPaG,吸附剂用活性氧化铝,露点从30℃降到-40℃,再生用5%成品气
- 溶剂脱水案例(异丙醇体系):水含量从2%降到500ppm,采用3A分子筛,需要设置床层保护段防止溶剂夹带

4. 容易踩坑的注意事项
- 吸附热效应(heat of adsorption)必须勾选,否则穿透曲线会出现反常识的"冷区突进"
- 动态模拟时建议用有限元网格划分,网格数不少于20个,否则浓度前沿(mass transfer zone)失真
- 实际运行参数要比模拟结果留15%余量,特别是吸附剂寿命按模拟值的70%计算

5. 参考资料获取途径
- AspenTech官方文档库搜索"Adsorption dehydration case study"有3个详细案例
- 国际吸附学会(IAS)每年会发布吸附剂性能对照表,最新版含23种商用分子筛参数
- 国内行业标准HG/T 20570.6-95《吸附法干燥工程设计规范》第4章有具体设计参数表

调试阶段建议先做单塔水负载测试,用湿度发生器校准传感器后再接入DCS系统。遇到过最奇葩的案例是再生气管线保温不足导致冷凝水倒灌,整个吸附剂报废的教训。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7 08:14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