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4
- 注册时间
- 2012-9-18
- 积分
- 74
 
|
本帖最后由 Bien 于 2013-8-10 17:44 编辑
——国内外化工工艺设计的差距如果用战场上两支军队的差距类比的话,我的感觉是,差距不在大刀对无人机,而在于仗打了许久,拿大刀的士兵也被打的稀里哗啦,但回去报告指挥官后,指挥官连无人机是用来做什么的也不知道,而且看样子也不打算出来看看,呵呵。
本帖为吐槽专贴,以下内容可能引起部分人士不适,请点右上角XX及时回避。
========================================================================================================================================================
首先是各化工设计院和化工研究院,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可是呢,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已举办了多年,貌似没有哪个化工设计大院派个人力资源经理啊、猎头啊什么的来大赛现场抢人的(赞助单位一般也就礼貌性的说个欢迎大家加入我们公司之类的),大部分的化工大院在招聘时动不动就弄些个985,211高校毕业、五年以上化工工艺设计经验等麻子往自个儿门脸上一 码,看着就让人生厌。其实呢,你们干的那些个活儿,也就拿着人家的工艺包,然后抖落抖落,码码齐,干点儿苦力活儿;当然了,个别脑子灵光点儿的,偷学了一个工艺,就满世界重复,做它个产能过剩,工艺绝户独此一家的。可是,谁不是从新手到老手,谁不想着个一代更比一代强呢?这些对年轻人缺少等待他们成长的耐心和缺乏对他们无知无畏的无限可能性期待的行业领导们,注定会毁了这个行业。
其次是部分的参赛队伍和参赛队员,尤其是豪门出身的那些,取个队名叫champion啊wingteam什么的,呵呵,合着你们赢了才叫奋斗,你叫那些二本的屌丝们情何以堪啊?更可恨的呢,这些人确实顶尖聪明,也勤奋好学,可是呢,却对做工程师没什么兴趣,大多呢,是要出国、读博又或者去干个耍嘴皮子的活计的。(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呵呵,我问其中一支队伍,假如他们跟挑战杯一样,把队伍正规化成立个公司,主营业务做什么的,他们就开始说他们的主营业务是业主单位的那些营生,生产什么,卖什么之类)嘿,你们参加这个竞赛就是来show下身段,挣个没用的名头,就没有点更高的追求了?中国高影响因子的sci也发了一堆了,可是呢,在技术标准的制订上压根就毫无贡献。
接下来,就是组委会了,呵呵。凭良心说,组委会的工作非常辛苦,浙大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发起并壮大了这个竞赛,但是在竞赛到了今天,应该将关注点从参数队伍的数量及时向作品的质量转移,形式向内容转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工程界的关注,才能在将竞赛推向更大范围时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过家家。当然,可喜的是,这两年在评分环节增加了现代设计技术评分,但一是该评分标准考核的东西仍然是形式大于内容,二是该评分标准在竞赛通知和指导书中并未公开。在提交作品的作品中,并未对合格作品做明确规定,来了都有奖,回家好交差,呵呵。在评分环节中呢,迷信专家、名校现象严重(浙大的队伍现代设计技术评分达到9.8分(总分10分),呵呵),竞赛作品文档部分盲评只是一个技术问题,组委会却把它变成划圈子、人际关系的一个艺术问题。另外,在组委会中,我很好奇天大、清华这些学校到底做到一个什么参与程度。
最后呢,吐槽一下化工设计软件这门课程的设置,需要单独开设这样一门课程么?我看在软件的学习中,在一些软件使用前辈的探索后,目前有大量的各种格式的教程,当然最好的其实还是软件公司自带的documents,学生学习的时候其实并不太在意老师怎么来上这门课。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如何利用这些现成的先进的工具去解决化工工艺设计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散落在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化工自动化与仪表、过程分析与综合、化学反应工程等等课程中!一个工厂的正常运行,不正是物料和能源上有保障,设备的设计合理可靠,操作上安全方便,管理上细致周到吗?我们在教学中有去教学生如何利用这些先进工具去做好设计达成这些目标吗?可怜我们学化工的苦逼们,一本教材学了两代人!
本文首发马后炮化工,转载请注明出处。
该贴已经同步到 Bien的微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