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同学:你好! 未抽余馏分、抽余馏分和醚后C4均可作为原料,竞赛题目对此未做任何限制,由参赛队自己选择并对选择理由予以论证。对于各队的资源利用方案(包括原料选择)的定量评价,亦由每名评委根据作品中的论证情况(在给定的分数范围内)自主确定。所以有说服力的论证才是获得好评的关键! 设计竞赛的作品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答案,在题目的宽松约束范围内,做什么和怎么做都需要你们自己做决定。这也是此项竞赛的素质教育目标之一。 吴嘉 发件人: 发送时间: 2012年5月29日 6:59
收件人: wujia
主题: 我们在选择原料时,C4馏分应该是未抽余馏分还是抽余馏分,或者醚后C4,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存在,急需您的回复! 吴嘉老师:
您好!
打扰您几分钟,我们用的工艺原料是裂解乙烯的副产C4,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国内丁二烯利用率已高达90%以上,基本上不提供原C4,原C4价格也无法查到,而大部分提供的是抽余C4。而如果再考虑分离丁二烯,是不是属于重复设计,我们所选的总厂就无法提供未抽余的C4。在指导说明书里有这样一句: 原料 :来自前置工序的混合C4馏分,其组成规格由参赛队根据本队采用的原料路线和工艺方案自行拟订。 这个抽余C4也应该是属于混合C4馏分吧。而且也能说明其来源以及价格,反倒是原C4没价格。那个综合利用子系统,我们有考虑与模拟抽余C4的每一种组分的利用。对于我们所用的C4到底是哪种,不知您能否给我们一个官方的回复。如果需要分离1.3-丁二烯,我们就在工艺前面再加一个分离过程了。
期待您的回复!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