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3 17:23:33
显示全部楼层
装置建设/开工/日常管理汇总之二
45.罐区放空怎么解决
原题:现在在做一个储运系统罐区,储存芳烃和C4,主要有苯、甲苯、邻二甲苯、液化石油气、1,3-丁二烯,丁烷等!
共有12个罐,最大就是1000的苯的储罐,苯是储量最大的2个1000立的,甲苯800*2,邻二甲苯600*2,液化气100*2,1,3-丁二烯80*2,丁烷63*2
现在这个罐区的放空怎么解决呢?火炬还是建个回收罐?
现在在世界范围内石化企业都实施无火炬项目,实施火炬气回收,节能和减排。象你所说的基本都属于较重火炬气,比较容易回收和利用。本身罐区也不大,你可以设计回收装置和事故火炬。火炬的设计事关安全,你应该请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洋项目经验的设计院设计一套回收装置。
续问:是不是只需要一个回收罐,还是一种一个啊?
象你描述的这些罐正常下本身没有跑冒,如果发生事故,重要的是保证人员、设备以及不发生衍生事故,哪里还顾得上回收的各种“杂货”啊,能收回来已经谢天谢地了,之后的东西就看怎么处置了,也可能作为燃料或者返回到前部进行分离或者卖掉。
46.蒸汽过热温度的控制
原题:讨论:炼厂从汽包出来的饱和蒸汽经过热器后成为过热蒸汽,之后才可以供全厂汽轮机等使用。那么,请问:一般高、中、低压各级别蒸汽的过热温度一般是如何控制的,有无规范要求?欢迎大家讨论
过热的高压蒸汽(SHPS)系统作为全厂动力主要供应背压透平,然后进入中压蒸汽系统(MPS);另外为了维持MPS系统的稳定,多余的SHPS通过减温减压器直接将SHPS引入MPS系统。有时某个透平因为各种原因停运了,SHPS主要通过减温减压器进入MPS系统,尤其是装置开工的时期。减温减压器根据控制理论分析,就相当于透平的旁路阀门。
中压蒸汽(MPS)也是动力系统,如果装置内有中压透平的话,也要通过背压透平进入低压蒸汽(LPS)系统,通SHPS/MPS系统的控制一样,也有一个减温减压器来控制MPS进入LPS系统,作为MPS系统的压力控制手段。同时MPS也作为炼厂很多中压蒸汽换热器的热源,为一些分馏塔等提供高温热源。经过中压换热器换热后的中压凝液(MPC)经过减温减压器闪蒸进入低压蒸汽(LPS)系统。
低压蒸汽(LPS)主要为各个低温级的换热器提供低位的热源,也包括其他杂用蒸汽;象很多的取暖、职工洗浴、食堂。也包括象冬季防冻等等。
全厂的热力系统分别构成高、中、低压系统,并保持相互独立,每个系统也有自己的放空系统以便于在开工、事故等情况下放空,以保证后系统不受干扰。此外每个系统还设置排凝系统以消除蒸汽管网的水击现象。
这些都是保证高、中、低系统稳定的必要措施。
象一些小的企业没有能力建立稳定的蒸汽系统,导致很多的热源用户(象坛内有些网友询问甲醇塔等因为蒸汽系统压力剧烈变化而影响操作的问题),在此也作为一个补充回答下面帖子的问题:“再沸器平衡管线的作用”,就是为什么进入再沸器之前的蒸汽要排凝。
续问:但我问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蒸汽过热度的控制问题,谢谢!
我的帖子你没有看懂。蒸汽的过热由减温减压器控制。全世界的厂家控制的过热度也不尽相同。如SS超高压蒸汽的压力有的是122kg/cm2,温度是550左右度,有的就在100左右,510~530左右。没个同一的东西。主要看对装置的实际需要。况且蒸汽对透平做功,靠的不是蒸汽温度,是压力。在一定温度级上稍微过热是保障在透平的末端叶片上不至于有液滴。如果温度太过热了,主要对透平的叶片合金会产生影响。所以对于高压、超高压的蒸汽还有限制其过热度。
47.氮气吹扫方案如何确定
原题:工艺装置的计划吹扫氮气压力为0.5MPa,但部分设备的设计压力低于该值,且此部分设备的设计压力均不相同,如何确定方案
看把你愁的,头发快白了。谁家的装置流程不是从高压到低压,哪能全是一个等级呀。根据装置吹扫的原则:
1.不同的压力段划分不同的吹扫压力和路线。
2.不同的系统要划分不同的吹扫方案。例如油路和蒸汽管路就不能用同样的吹扫方法。
3.不同的容量的系统要采用不同的吹扫和检测手段
等等。你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48.什么是零排放?
原题:在化工生产中,经常有人说我企业实行废水零排放,请问各位同仁,究竟什么是零排放?
所谓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美国资源保护公司在1970年代试验以其专有技术和设备蒸发器组成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对大型工矿企业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零排放”是指工业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经过浓缩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厂送垃圾处理厂填埋或将其回收作为有用的化工原料。
然而零排放的内容还不限于此。我们知道工业废物最初大致分为三废“废液、废气、废渣”,后来扩大为噪声、光、能源等等。零排放始终是工业化生产的环保目标。但是为了达到某方面的零排放也产生了衍生废物排放。美国是工业化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美国也是作为世界温室气体生产量和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49.安全阀起跳后不能完全回位怎么办?
原题:安全阀排放管线是连在烟囱的管线上的,因工艺原因安全阀每天都会起跳一次,但起跳后经常不能完全回位,造成气体时常少量泄漏,怎么办?
看来你的安全阀起跳还是很有规律的,不起跳都不行啊。
严格的说,安全阀起跳之后即使归位,它的定压点也有漂移。但是高质量的安全阀可以经受住几次起跳的考验。但是大多数的安全阀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是不能被拆卸的,主要原因是阀体和相连接的设备/管道没有截止阀。如果这样的话,一般怎么处理呢?在你的这台问题安全阀的设备下游,是否有一个最近的安全阀,如果有的话,这个安全阀就可以从功能上代替这个问题安全阀,从而可以将这台安全阀暂时顶死。千万别忘记了,一旦有机会立即从新对其定压、恢复。这是治疗皮肤病的办法。
根本的问题是解决你的糟糕的工艺操作,为什么要每天要导致安全阀起跳一次呢?不解决这个问题你有100个安全阀也不够糟蹋的,哈哈。当然还有其他的办法,但是处置起来有些复杂。
50.滤布变硬,如何处理?
原题:我们现在是在生产工业磷酸一铵,我们在中和后过滤用的滤布,过一段时间就变硬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知道那位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滤布变硬,是由于过滤布的立体网状纤维中间充填了固体结晶所致,现在的滤布的结构很多是立体网状编织。解决办法:在你每次(或一定的使用周期)使用滤布之后,按照洗涤程序,清洗一次,然后用高压水枪扫射整个过滤网的表面(注意水枪使用安全,接近100kg/cm2的压力),然后凉干备用。
51.关于管道直径200~500的吹扫(有谁做过的,具体说说)
原题: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管道吹扫,现在遇到了塔顶的管道吹扫,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如下:
该系统的其他管线以塔为气源
①塔顶和换热器之间没有阀门,只有4个2"压力表开口,一个6"的安全阀出口管(安全阀在塔顶)该管线是和换热器连接的
②管口和塔之间有盲板(而安全阀是用吊车装的)
③现在出口和换热器间的距离大概有50~70
④塔顶的吊柱与安全阀进口水平
讨论下面的方法是否可行,有什么好的建议
①用空气吹扫
以塔顶的2"压力表口为进气口,出口做2"的排放(这是我给他们的意见.进气用胶管在公用站引气.施工方认为可行,但不知道效果如何)
②用爆破吹扫,认为没有足够的空间
③用水洗
用消防水压力是否可以达到(塔高50米左右),还有安全(施工方觉得在进水的时候,消防水管会自重下掉,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首先说说盲板的事情,盲板的拆除那是没有商量的事,必须的;怎么装上的就怎么拆下来。
管线的吹扫主要是吹出水平方向的管道内部的可能杂物,竖向方向没有什么。象塔顶的安全阀,处于高高点,安装的时候即认为是最终安装。你的塔是50米,象有的乙烯塔接近90米,丙稀塔有的110米以上,没有天大的事情塔的高高点上是不能上去的。另外和你说的是,塔顶的安全阀不一定非要安装在塔顶的制高点上,可能就在进入冷凝器之前的某直管段上。一般在110米的塔顶上只有一盏航标灯,以及一个塔压差仪表接口。
塔顶的管线从塔顶下来进入冷凝器的走向有至少两个弯,不能笔直的和冷凝器管口连接,一般设计有一个短管,目的就是方便吹扫。你的“③现在出口和换热器间的距离大概有50~70”,你可以利用,应该可以再使用工具增加一些空间,将下面的换热器法兰口盖上,使用爆破法吹扫,肯定没有问题。这个方向的水平管段很短,根据经验没有什么问题。
你没有说你的工艺情况,不知道你的塔能否装水,但是空气吹扫原则上是不能用水的冲洗来代替的。
另外,吹扫原则还有:吹扫不能以小代大。意思是你的主管线是200的,尽管管线上有各种接口象倒淋、表口等,这些口很小,不能作为替代排放口。
总之你说的塔顶管线的吹扫是好吹扫的,而绝不是最难的。
52. dcs黑屏后,岗位人员该如何处理?
原题:在正常生产操作中,突然发生dcs黑屏事件,在岗人员该如何处理?
DCS发生黑屏的原因还是很多的,有供电/UPS事故的,也有系统软件故障的,也有DCS与其它终端通讯故障导致。但是DCS黑屏只是显示器本体故障,故障不会对各种控制回路有影响。这时候的应急处理措施应该有两方面同时进行。如果是全部的DCS都黑屏,则一方面检查供电、重新启动等动作,一方面操作人员监控各种报警灯的状态,注意装置流程中是否有需要紧急停车的报警,如果没有紧急停车信号,在现场人员的配合下尚可维持检修等待恢复。
DCS黑屏的事故是发生率极低的事故,一般发生全部的DCS全部死机的概率更低。多操作站中一台发生死机,不会影响任何操作。
所以我们在此讨论的黑屏事故能带来损失的情况只能是小装置且只有一台DCS操作站的情况。
只有一台操作站的DCS黑屏,因为装置很小,也没有几个控制点。一方面迅速的作DCS重启的措施,一方面就安排现场人员就地实施重点专人现场监控,维持短时间运行,如果长时间不能恢复DCS,而且也没有二次仪表控制盘,小装置可以暂时停车。
从实际出发,增加一台控制操作站没有几个钱,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装置小而只设计一台独生操作站。
某网友:按照中石化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紧急停工!我们可以找出来一个催化装置DCS 黑屏后坚持20多分钟,最后重启后没发生事故的例子,但绝对不允许再次出现这种处理!虽然理论上讲,DCS黑屏后(即死机)——绝不是某些朋友所讲所谓显示器坏了或者UPS断电,也不是单台工作站死机的简单情况(这种情况周围机子改个操作权限就能变成归你用,那是通常DCS的冗余设计必带的)!而是整个集散控制系统的瘫痪!而且也不存在所有显示器一起坏的意外,否则还叫什么风险分散?——按照设计,各回路会输出保持死机前的状态,但你怎么能保证在恢复重启的过程中装置是受控的?在DCS有显示的时候你还要调整呢!你还调的不一定正确呢!没了显示你倒是看着室外会调了?那些书上教给你们的停仪表风什么风开阀开副线风关阀截流的那些操作是停留在早期要生产不要命或者极简单的控制回路很少的装置中的,对于大型炼化装置,毫无疑问,必须停止进料,退守到安全状态——各装置根据各自特点情况有所不同——象常减压是停原油进装置熄炉灭火留长明灯减压破真空三塔保持液位,象催化是切断进料切断两器现场仪表测定再生温度是否符合喷燃烧油条件——总之不要维持在失控状态,一定要受控!各位,安全第一,平常就要做好事故预想,咱们都是搞炼油化工的,可不能在原则问题上含糊,人命关天!
(回复 #23 mjl25mp6 的帖子)如果你要是在中石化按照你的上述想法那样做了,你肯定下岗无疑了。
假设是中石化(其实和什么石化没关系),根据DCS机理和操作站的安排,即使某一台操作站彻底完蛋了,也没有一丁点问题,绝对不会有装置停车之虞。任何一台系统中的其它操作站都可以代劳,否则的话还叫什么DCS。给你附上某石化乙烯装置一个操作岗位的DCS故障时的处理概要如下:DCS黑屏了怎么办?
1.原料和燃料系统的各个阀门仍保持原状态。
2.汽包及炉膛负压表由现场监护。
3.现场监控各个温度、压力、流量及液位关键部位。
4.修复DCS,使用相邻操作站。
5.请示上级。
一般原则:只要不是全部的DCS黑屏或者暂时不能恢复性的故障,就不必采取装置停车的处理。
53.非常急,关于精馏塔的问题,请有经验的专家帮帮我。
原题:有一个精馏塔,顶温偏高,全回流也无法降下来。1、可能是冷凝器面积小,我们已大大降低负荷。2、采用自然回流,冷凝器的高度和回流管径如何确定,可能存在冷凝也回不进去的问题吗?因为没有回流罐,不能确定。
精馏塔采取全回流操作也不是解决塔顶温度高的办法。顶温高就全回流是一个不完全正确的理解。你的塔是塔内自然回流方式,只要不采出就是全回流。但是你提供的这些内容不完整,关键的问题没有写出来。你应该这样提供信息:
1.这个塔之前是正常的,一直稳定(?)
2.这个塔之前也没有进行过检修(?)
3.塔内介质都是非聚合的(?)
4.冷凝介质是(?)
5.再沸方式采取的是(?)
分析一个塔的操作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大家猜谜语。
(某网友)我认为的可能性:1、因为是新开工的,可能是设计的自流位差不足且管径也小,因为气相冷凝会产生较大压降,这样就造冷凝后的液体的压力低于塔顶压力,回流进不去,我估计回流量和采出量也没有流量指示,因此回流量不足的情况下冷凝器出口的温度肯定不高,要是结垢或冷却管子堵,那么出口温度高很容易发现。解决方法,冷凝器出口与塔顶加一平衡线,DN20-25就行了。
2、可能是壳程有聚合物堵了,也会造成回流小。解决方法,打开检修。
3、再沸器的面积太大或加热温度过高,造成全塔气相负荷过大,不但冷凝器降不下来温,而且塔顶压力也高,回流的冷量不足。解决方法,降低再沸器温度(热负荷)。
"再沸器的面积太大或加热温度过高,造成全塔气相负荷过大,不但冷凝器降不下来温,而且塔顶压力也高,回流的冷量不足",请问你的这段文字是来自理论还是实践?
理论上说得通吗?实践上出自于什么装置啊?
54.化工厂冬季越冬问题
原题:我们厂是生产BDO的,装置在北方,最冷可以到零下20度,该物料在零上20度就凝固了。请问装置冬季开车和冬季操作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冬季生产对尤其是北方的化工厂都是挑战。重要的是防冻和防凝。
不仅要注意化工物料的防冻防凝,同样设备也要防冻防凝。简单列一下要点:
1.公用工程的管线,其中的低压蒸汽线要注意排凝,水管线要注意末端防冻,工厂空气末端要经常手动试排。高寒地区水和蒸汽集管末端要常排防冻。
2.对于凝固点很高的原料管线,要有伴热并定时检查保温内部温度。对于高凝固点的桶装原料要置于有供暖的仓库或临时储存点。
3.消防水等系统要有冬季防冻措施,消防井要进行保温苫盖。
4.冬季停车保温系统不能停
5.在易凝易冻点常备解冻用蒸汽短管
6.各备用泵定时盘车
55.蒸汽轮机的进汽压力讨论
原题:我厂的蒸汽轮机用在富气压缩机上,当时规定的进汽压力在35公斤左右,请问进汽压力有没有比较好的范围?是不是越高越好?进汽压力超高时有什么坏处?
你的这个问题至少涉及工艺和设备两个专业。
任何透平的入口主蒸汽的压力都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一定不能超出限制。简单点分析,一定的压力蒸汽代表一定的温度,如果压力过高则表示蒸汽的温度也高,过高的入口温度会对透平的叶片的金属强度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这是不允许的。如果入口蒸汽压力过低,也代表着蒸汽的温度低,不管是凝汽式透平还是背压式透平,都会发生在透平级间产生液滴,造成叶片损坏或者透平水击,后果很严重。
另外,由于入口主蒸汽压力低,透平的驱动力不足,提供的动力不足影响拖动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反过高的蒸汽压力可能引起透平飞车的事故,进而造成背压蒸汽系统压力产生严重的波动,将引起这个压级的全部蒸汽用户产生衍生事故。
打个比方,就像电机的额定电压一样,不能接入错误的电网,一旦接错线路,后果你是知道的。
56.急求帮助(调节阀可调比)
原题:有两个调节阀,其可调比R1=R2=30,第一个阀最大流量Q1max=100m3/h,第二个阀最大流量Q2max=4m3/h,采用分程调节时,可调比达到多少?
当调节阀两侧的差压为定值时,调节阀的可调比是指调节阀能够控制的最大流量Qmax与最小流量Qmin之比,或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通能力Cmax和最小流通能力Cmin之比称为调节阀的可调比。又有理想可调比和实际可调比之分。
根据你给出的条件:R1=R2=30,第一个阀最大流量Q1max=100m3/h,第二个阀最大流量Q2max=4m3/h,可以计算出两个阀门的最小通量,分别是:第一个阀最小流量Q1min=100/30=3.3m3/h。第二个阀最小流量Qmin=4/30=0.133m3/h。
为了方便这里只能讨论理想状态下的并联回路可调比。Qmax=100+4=104m3/h。Qmin=3.33+0.133=3.463m3/h。则R=104/3.463=30.03。
对于实际的情况下,无论直线阀还是等百分比阀都有很大的畸变特性。实际上,由于旁路的分流,主调节阀的实际可调比下降了,旁路阀门开得越大,主调节阀的控制能力越小。由此才有旁路程度的概念。
供你参考。
阀门最小流量和阀门最小泄漏量不搭边。另外在本贴中你不可能算出来实际的可调比,当然不可能知道实际的可调最大最小开度值了。
这里讨论的是调节阀门的最小流量或者说是最小流通量,没有说是关闭状态下的流量,但是最大流量很可能是阀门全开的情况。所以我说和阀门的泄漏量不搭边。如果你有现场经验的话,一个调节阀门的开度大概在3%以下基本就是关闭了,在开度大概在95%以上就和全开没有区别了。所以讨论阀门特性要区别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
57.怎样对DCS上的串接进行有效的控制?
原题:本人目前碰到一难题,就是在DCS上的串接控制。有时候控制起来没有那么稳定,经常出现不稳的状况,希望达人帮帮忙!
你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仪表自控的问题,一个是工艺控制的问题。
先说说仪表方面的问题。串级控制包括两个回路,这方面你应该知道,不赘述。但是这两个回路的PID控制参数是不同的。例如外环的反应速度要比内环的反应速度稍慢,这样你在设定两个回路的PID时要有考虑,但是不能使内环回路的输出有大起大落。
工艺控制方面影响条件很多。首先,投用串级控制,要求工艺当前运行比较平稳。
第二、上游工艺对本系统负荷没有较大影响。
第三、副回路的控制已经能够自动运行平稳,并处在理想水平。
第四、外环的实时值基本靠近串级控制的设定点附近并平稳运行一段时间,这时才能够投用串级控制
另外,负责操控本单元的操作人员要有超前意识,对装置的当前状态要有正确判断,提前预知上下游对本单元的影响,提前作出动作。
58.蒸汽透平(上排凝汽式)在原始开车中应注意那些事项
原题:我们的工厂建设已快结束,开车在即,请教大家:蒸汽透平(上排凝汽式)在原始开车中应注意那些事项?
凝汽式透平在试车中的注意事项很多。我选一些重中之重的因素推荐给你。
1.调速系统,必须试车成功。
2.真空系统必须检查试车成功。
1)冷却水流量OK
2)一二级喷射泵OK
3)大气安全阀OK
4)系统没有严重泄漏OK
5)热井泵OK
6)密封水OK
7)试车中监测复水电导OK
以上是试车中的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