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防静电接地
(1)静电 静电是由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分离、磨擦而产生的正负电荷。静电电压的大小与物体接触表面处电解质的性质和状态、表面之间相互贴近的压力的大小、表面之间相互摩擦的速度、物体周围的温、湿度有关。静电电压可能达数干伏,而电流却可能小于1小,故当电阻小于lM0时,就有可能发生静电短路而泄放静电能量。静电放电的火花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是生产人员工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2)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 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就是接地。但是应注意的是:在多数情况下,金属器具、贮罐和管道的表面或内壁会出现沉淀的非导电物质 (如胶状物、薄膜、沉渣等)。这种物质不但使接地失去作用,反而使人产生“静电已被消除”的错觉。对于搪瓷或其他有绝缘层的金属器具等,接地不能防止静电危害。
(3)防静电接地的范围和做法
1)所有设置在户外(在栈桥或地沟中)和车间内的有可能发生静电危害的管道和设备,均应连接成连续的电气通路并接地。车间内管道系统的接地点应不少于两处,采用金属法兰连接的设备和金属管道的连接处可不设跨接线,但若还需防雷则应设跨接线。
2)所有容积大干50m3和直径大于2.5m的贮罐,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并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30mo
3)铁路油罐车在灌注油液的时间内,栈桥、油罐车和铁轨之间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可靠的接地。油罐车、油船在灌注或排放可燃性液体和液化气时同样应接地。
4)当润滑油的电阻大于10‘0时,设备的旋转部分必须接地,否则应采用接触电刷或导电润滑剂。
5)移动的导电容器或器具有可能产生静电危害时应接地。当利用与导电地板、导电工作台和其他接地物体相连接的方法不能确保其可靠接地时,必须采用可挠的铜线将其直接接地。利用工具操作或检修这类设备时,工具也应可靠接地。
6)为了防止静电危害,在某些特殊场所,]:作人员不应穿丝绸或某些合成纤维(如尼龙、贝纶等)衣服,并在手腕戴接地环以确保通地。从事带静电工作人员(如汽油、橡胶溶液的操作人员等)不应带金属戒指和手锡,这些特殊场所的门把手和门栓也应接地。
7)计算机网络机房静电接地是为了消除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荷而设计的一种接地系统。主要由防静电活动地板、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机房静电接地电阻一般小于100,静电地板系统泄漏电阻为1×10‘一10。0,它是防静电活动地板的电阻、测试电极等的接触电阻与接地电阻的综合电阻值。测量泄漏电阻的目的主要是检测作为防静电措施的接地效果是否良好。
(4)防静电接地的接地线及其连接 由于防静电接地系统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较大而接地电流(或泄露电流)很小(微安级),所以其接地线主要按机械强度来选择,其最小截面为6mn2。一般采用绝缘导线,对移动设备则采用可挠导线。
对于固定式装置的防静电接地,接地线应与其焊接 (如电焊、气焊、锡焊);对于移动式装置的防静电接地,接地线应与其可靠连接,防止松动或断线。
当采用橡皮软管灌注油类时,应在管头安装金属管口,并应在金属管口处设置与其有电气连接的盛油的金属槽。当从一个金属容器往另一个容器灌注油类时,应预选把两个容器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
油罐车在行驶时,防静电接地的一般做法是将接在车体上的金属链直接垂到路面上。
二、计算机网络机房屏蔽接地
计算机网络机房屏蔽接地是为了防止外来电磁波(含雷电电磁脉冲)干扰机房内的设备,以及防止机房内部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传出机房而失密的特殊接地。
(1)屏蔽接地分类 根据屏蔽的原理不同屏蔽接地可分为以下三类:
1)静电屏蔽接地。静电屏蔽接地主要是防止静电锅台干扰,其目的是消除两个电路之问由于分布电容的锅合产生的干扰。利用低阻抗金属材料使机房内部的电力线传不到外部,而外部的电力线也影响不到机房内部的一种屏蔽接地。
2)磁屏蔽接地。磁屏蔽接地主要用于低频,采用有一定厚度的高导磁率的材料,以便将磁场封闭在机房内部,以防止网络设备电磁辐射扩散到机房外部的一种屏蔽接地。
3)电磁屏蔽接地。电磁屏蔽接地主要用于高频,采用低电阻的金属材料,使电磁场在金属屏蔽层产生的涡流起到屏蔽作用的一种屏蔽接地。
(2)屏蔽接地的作用
1)屏蔽接地可以防止在计算机机房屏蔽层上由于电荷的集积、电压的上升而造成人员不安全或引起火花放电的事故发生。
2)屏蔽接地的目的是抑制信号干扰,若接地处理不好,就会使机房屏蔽层变成一个天线,把干扰源引进机房内或把保密信号发射到机房外部。
3)屏蔽接地可以使一个机房屏蔽层既起到电磁屏蔽作用又起到静电屏蔽作用,同时使屏蔽层上的感应电荷迅速入地。
(3)屏蔽接地的方法 计算机机房屏蔽层的接地必须采取一点接地,若采取两个以上点接地时,就会在点与点之间存在电位差,使屏蔽层上产生电流,这种干扰电流的存在,就会在计算机机房屏蔽层内外形成干扰电场,因此计算机机房屏蔽层必须采取一点接地技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