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心泵运转时,液体压力沿着泵入口到叶轮入口而下降,在叶片入口附近的K点上,液体压力pK最低。此后由于叶轮对液体作功,液体压力很快上升。当叶轮叶片入口附近的压力pK小于液体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pv时,液体就汽化。同时,使溶解在液体内的气体逸出。它们形成许多汽泡。当汽泡随液体流到叶道内压力较高处时,外面的液体压力高于汽泡内的汽化压力,则汽泡又重新凝结溃灭形成空穴,瞬间内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向空穴冲来,造成液体互相撞击,使局部的压力骤然增加(有的可达数百个大气压)。这样,不仅阻碍液体正常流动,尤为严重的是,如果这些汽泡在叶轮壁面附近溃灭,则液体就像无数个小弹头一样,连续地打击金属表面。其撞击频率很高(有的可达2000~3000Hz),于是金属表面因冲击疲劳而剥裂。如若汽泡内夹杂某种活性气体(如氧气等),它们借助汽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局部温度可达200~300℃),还会形成热电偶,产生电解,形成电化学腐蚀作用,更加速了金属剥蚀的破坏速度。上述这种液体汽化、凝结、冲击、形成高压、高温、高频冲击负荷,造成金属材料的机械剥裂与电化学腐蚀破坏的综合现象称为气蚀。
离心泵最易发生气蚀的部位有:
a.叶轮曲率最大的前盖板处,靠近叶片进口边缘的低压侧;
b.压出室中蜗壳隔舌和导叶的靠近进口边缘低压侧;
c.无前盖板的高比转数叶轮的叶梢外圆与壳体之间的密封间隙以及叶梢的低压侧;
d.多级泵中第一级叶轮。
提高离心泵抗气蚀性能有下列两种措施:
a.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气蚀性能的措施
(1)改进泵的吸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增大过流面积;增大叶轮盖板进口段的曲率半径,减小液流急剧加速与降压;适当减少叶片进口的厚度,并将叶片进口修圆,使其接近流线形,也可以减少绕流叶片头部的加速与降压;提高叶轮和叶片进口部分表面光洁度以减小阻力损失;将叶片进口边向叶轮进口延伸,使液流提前接受作功,提高压力。
(2)采用前置诱导轮,使液流在前置诱导轮中提前作功,以提高液流压力。
(3)采用双吸叶轮,让液流从叶轮两侧同时进入叶轮,则进口截面增加一倍,进口流速可减少一倍。
(4)设计工况采用稍大的正冲角,以增大叶片进口角,减小叶片进口处的弯曲,减小叶片阻塞,以增大进口面积;改善大流量下的工作条件,以减少流动损失。但正冲角不宜过大,否则影响效率。
(5)采用抗气蚀的材料。实践表明,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越高,化学稳定性越好,抗气蚀的性能越强。
b.提高进液装置有效气蚀余量的措施
(1)增加泵前贮液罐中液面的压力,以提高有效气蚀余量。
(2)减小吸上装置泵的安装高度。
(3)将上吸装置改为倒灌装置。
(4)减小泵前管路上的流动损失。如在要求范围尽量缩短管路,减小管路中的流速,减少弯管和阀门,尽量加大阀门开度等。
以上措施可根据泵的选型、选材和泵的使用现场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适当加以应用。
NPSH-Wert [m]
气蚀余量
NPSH是英语气蚀余量的缩写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
气蚀余量是除了传输量和压头以外单螺杆泵最重要的运转数值之一。
NPSH-Wert der Pumpe
泵的气蚀余量值
泵的气蚀余量值由泵的结构和转速得出,泵的转速越大,气蚀余量值就越高。
气蚀余量可以在试机台上测出且不会立刻改变。
NPSH-Wert der Anlage
设备的气蚀余量
设备的气蚀余量值依赖于包括设备吸程附件、配件在内的压头损耗,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计算检查。
pE= [Pa]入口横截面压力
pA= [Pa]出口横截面压力
pD= [Pa]泵吸入管中部传送介质气压
pb= [Pa]泵置放地大气压
HVS= 吸入管道压头损耗,
[m]
从设备入口横截面到泵地入口横截面
Hsgeo= [m]大地测量吸高(负值,当吸程低于泵位时)
= [kg/m3]传输介质密度
vE= [m/s]入口流速
g = [9,81 m/s2]重力加速度
NPSH = pE + pb - pD + vE2 + Hsgeo - HVS
 x g 2 g
要想保持泵无阻运转及确保实际运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NPSHAnlage > NPSHPumpe
设备气蚀余量>泵的气蚀余量
folgt: NPSHAnlage= Hsgeo
流速为0.3m/s的煮沸的流体则是例外,这里pe=pd,因为不仅v 而且HVS均可以小到忽略不
2g
计,结果就是NPSHAnlage= Hsgeo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