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对中国关税加征至104%,那么,双方还有哪些牌可以打?
​中美博弈的剩余筹码梳理:
​科技领域:中国自主可控的关键突破
1.半导体国产化: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已占全球43%(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主导),2024年目标实现14nm量产,华为麒麟芯片设计软件(EDA)完成去美化替代。
2.稀土技术霸权:掌控全球60%稀土冶炼产能,可定向断供钕铁硼永磁体(特斯拉电机核心材料),美国重启本土稀土链需5年以上。
3.生成式AI重构规则: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已应用于智能报关系统,通过解构商品成分、设计第三国加工路径,穿透美国关税壁垒。
4.工业软件突围:用“华天软件”替代西门子NX(汽车设计)、华为MetaERP替代甲骨文(供应链管理),实现高端制造软件自主可控。
5.量子通信护城河: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已接入金融、电网系统,美国无法破解中国核心数据传输体系。
其他Ai,机器人,新能源等各种杀手锏井喷,这里不在一一赘述。
美国: 芯片封锁已经封锁完了,对华为也封锁完了,牌已经打完。中国已经接近消化完。
​消费市场:统一大市场与购买力碾压
中国:
1. 14亿人的统一大市场激活内循环
2.购买力平价(PPP)优势
-按世界银行PPP测算,中国实际购买力达32.9万亿美元(美国20.5万亿),超出美国60%。
- 微观例证:中国县城家庭汽车保有量达45%(美国为78%),但智能手机渗透率97%(美国85%),数字化消费潜力更优。
3.结构性抗压能力
- 高关税下,中国可通过下沉市场(三线以下城市占消费增量68%)和银发经济(2.8亿老龄人口年消费7万亿)对冲出口损失,而美国中产萎缩(家庭收入中位数下降4.3%)加剧市场脆弱性。
美国: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去年光进口商品都超过4万亿美元,去年平均每个美国人买了65件衣服,七双鞋子,全国近200亿件,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汽车和服装等这些关键产业都指着美国买单。但幸运的是,我们向他们出口很少量的汽车。而服装,鞋子,等日用品如果加征巨额关税的话,将导致他们继续大幅推高通胀!
4.金融领域
美国:美元霸权仍是核心武器,可威胁将中国剔除SWIFT或冻结美债交易,但美股因高关税已暴跌7万亿美元+,且今天再次由涨转跌,苹果等再下挫近5%,技术性熊市削弱其金融威慑力,进一步施压可能引发资本外逃。
中国: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扩大CIPS系统在中东能源交易(如石油人民币结算)、东南亚产业链的渗透,并抛售美债(持有量已降至5000亿美元以下)反制,但需平衡外汇储备安全。
5.能源领域
美国:联合盟友限制对华液化天然气(LNG)出口,但中国可燃冰商业化开采(2025年产能5000万立方米/日)将冲击全球气价,削弱美页岩气议价权。
中国:深化与俄罗斯、伊朗的“能源人民币结算圈”,并以光伏组件出口绑定发展中国家绿电债务,转化能源优势为地缘影响力。
​美股巨震反映市场对“高关税→通胀→衰退”链式反应的恐慌,美国若再打金融制裁牌(如冻结中资),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而中国抛售美债虽可短期施压,但需承受资产贬值风险。双方金融博弈已进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阶段,后续更可能转向局部妥协而非全面对抗。这一块暂时进入看谁扛的久的阶段!
​5.军事领域:
1.目前,中国各种,装备井喷,六代机,洲际导弹,北斗,量子通讯,上次055到澳大利亚明显已经突破第二岛链。
2.美国 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不容小觑,但是到现在连胡塞都没有拿下来,可以说是大不如前。
这一方面双方都会谨慎出牌,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亮底。
​总结:关税战大家都不好受,美国必将受到反噬!看谁扛得更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