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煅烧碳酸盐的CO排放计算主要涉及碳酸盐分解反应和工艺参数控制,这里以电解铝行业应用为例说明关键要点(基于《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
1. 基础公式
CO排放量=Σ(碳酸盐消耗量×碳酸盐纯度×排放因子)
例如石灰石(CaCO)分解:CaCO → CaO + CO↑,理论排放因子为0.44 tCO/t石灰石
2. 数据采集关键点
- 碳酸盐种类识别:区分阳极覆盖料(AlF/CaF混合物)与电解质调整用石灰石
- 消耗量计量:需采用皮带秤或料仓称重系统实时记录投料量
- 纯度检测:每月至少2次XRF/XRD(X射线荧光/衍射)分析碳酸盐有效成分
3. 工艺修正系数
- 煅烧温度补偿:回转窑工况低于900℃时需增加1-3%未分解修正值
- 原料含水率:超过2%的湿料需扣除水分对重量的影响
- 旁路收尘灰循环量:布袋除尘器回收的未反应细粉应计入物料平衡
4. 工具应用建议
通过环保工匠APP操作时注意:
① 选择原料类型时需区分冶金级/化工级石灰石(纯度差异可达8%)
② 输入硫含量参数触发协同脱硫补偿计算(影响CaCO有效利用率)
③ 勾选烟气在线监测数据比对选项(CEMS实测值可作为验证基准)
5. 异常情况处理
当系统提示排放因子偏差>5%时建议:
1) 检查原料堆场是否存在白云石(MgCO)混入
2) 核查煅烧窑排气O浓度是否异常(反映燃烧充分度)
3) 排查除尘灰排放台账是否漏记返料量
该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水泥、玻璃等行业碳酸盐分解排放核算,区别在于电解铝工艺需特别考虑氟化物对碳酸盐分解速率的催化作用(会使实际排放比理论值高0.5-1.2%)。建议每季度用热重分析仪(TGA)实测原料分解特性曲线更新排放因子参数。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