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别进国企
原创 我不是右撇子 都是人间事
2025年03月27日 11:49 湖南
时代变了,但很多人还是不知冷热。 现在还有人劝普通家庭的孩子拼了命往国企挤,张嘴就是“稳定”“体面”“福利好”,仿佛只要一脚踏进那个大门,人生就能自动切换到岁月静好模式。 这种话听得人耳朵起茧,真想当面怼一句:醒醒,2025了,你以为国企还是二十年前的国企?
当年爹妈叔伯那代人进国企的时候,北京房价还没突破四位数,单位分房能分到三环边。 那时候国企食堂的馒头比拳头大,澡堂子里的热水管够,逢年过节往家扛的米面油能堆成小山。 现在呢?挤破头考进去,发现食堂每顿补贴八块钱,澡堂子改成了收费健身房,中秋发的月饼礼盒打开一看,供应商是一把手小舅子开的贴牌公司。
———————— “时代红利”听过吧? 时代红利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它撤退的时候从不打报告。 现在还指望靠国企的死工资对抗房价?五环外一平米够你攒两年,领导在会上激情澎湃说“年轻人要艰苦奋斗”,散会后开着新提的宝马香车绝尘而去,留你在会议室擦白板上的饼渣。
还有晋升机制的不公平,老生常谈了,但总有人不信。 你以为国企提拔靠业绩?天真。人家讲究的是“综合考量”,翻译成人话就是:你爹是不是局长,你舅舅有没有给领导递过条子,你媳妇娘家能不能在年底考核时多批两吨采购单。 普通家庭的孩子,在茶水间给领导泡了三年龙井,还分不清8块一斤和8000块一斤的龙井有什么区别。 你说你怎么往上爬? ———————— 身边朋友比较多,各行各业都有,央国企的和其他一些大厂相比,有的国企基层员工平均收入,扣完五险一金还够不上某些大厂实习生工资的零头。 如果是近几年进的国企,那就更惨,你吭哧吭哧干五年,工资条上的数字,可能不升反降。 国企领导爱画饼,只有优化人员、普遍降薪是雷厉风行。 领导拍着你肩膀说“年轻人要沉得住气”,转头把他侄子安排进了核心部门。你站在公司光荣榜前看“年度先进员工”照片,突然发现这帮人不是领导亲戚,就是能带着项目资源空降的“合作伙伴”。
国企领导灌鸡汤,“别盯着钱看”“要有奉献精神”这种话术,本质上和算命先生说“你命里缺金”是一个套路。前者是为了让你安心当廉价劳动力,后者是为了骗你买他开过光的铜钱。
有人不服气,说“私企说裁员就裁员,国企至少不会饿死。” 这话对了一半。 国企确实不会让你饿死,但能让你生不如死。 见过四十五岁的老科员吗?每天准点打卡泡枸杞,守着三千块的工资不敢辞职,看着新来的关系户平步青云,自己办公桌上的职位牌二十年没换过。 等你消磨了青春,再想跳出去的时候,腿早就软了。
也别扯什么“国企压力小”。 现在哪个央企不搞KPI?安全生产指标、党建学习积分、创新项目考核,三座大山压下来,周末填表格能填到凌晨两点。 私企裁员还给N+1,国企搞起“优化”来才叫杀人不见血:调你去偏远老破小分支机构“锻炼”,安排到门卫室“轮岗”,美其名曰“多岗位历练”,逼得你自己提交辞职报告。
—————— 普通家庭的孩子最输不起的就是时间。 你耗五年发现自己还在基层打转,同期去私企的哥们虽然被裁过两次,但跳槽工资翻倍了。 等你终于狠下心要辞职,HR轻飘飘一句“出去可就没干部身份了”,又把你按回工位上。 这场景,像极了菜市场卖鱼的摊主拎着的活鱼。看着鲜活,其实早被掐住了七寸。
家里没矿没背景,去国企就是当炮灰。 你以为是去端铁饭碗,实际是给人当垫脚石。 那些劝你“先进去再说”的人,要么是真不懂现在的行情,要么就是既得利益者怕没人给他们干活。 当然有人要杠:“我就认识个农村出来的在国企混得风生水起!” 是,每个鱼塘总会有条幸运的鱼,但你不能指望自己就是那条鱼。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是领导们常用来画大饼的手段之一。
现在国企只欢迎两种人。 一种是家里有资源能带项目的公子哥,一种是任劳任怨还不指望升职加薪的老黄牛。 你要是两者都不沾,既没有过硬的背景,又不是那种毫无怨言的牛马,心里有点小火苗,还追求点人生意义,那你可别往这个坑里跳了。 一定有人全篇都想反驳我,反正我也不看评论,在此我只能尊重,并祝福。 毕竟新时代的围城,总要有人去填砖头。
[color=rgba(0, 0, 0,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