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啼笑皆非的新手错误。
试着摘录几则: 1. 吊耳尾吊管口方位
两个轴耳,布置在0°和90°。 问为什么,据说是配管给的管口方位,抄了过来。 又看他一张图,吊耳和尾吊夹角70度。
问为什么,回答是尾吊与管口干涉,管口方位不能挪,就挪动了尾吊方位。 这么一看,不是笔误,是真不懂啊。
吊耳尾吊是干什么的呢? 吊装用的。 看看图片就很清楚了,他们的方位关系。 轴耳,板式吊耳,侧壁式吊耳一般都180度对称布置。
吊装保持平衡,或者加平衡梁吊装。
溜尾的尾吊一般和主吊耳垂直。 并且起吊过程中要注意轴耳上方不要有管口,或者一些附件挡住0-90度的起吊过程。
常识不一定人人都懂。
2. 人孔高度
某项目中,业主给了几个常压平底小储罐的设计条件,条件图很简略,只有单线图的直径和高度,以及锥顶,以及报价厚度。
条件图带了管口表,进料出料,人孔等。 业主让设计成品图,给comment后工厂再修改提交。 工厂设计问,管口标高都没有,这些定位怎么办?
业主回答,你们先自己定,我们会在0版返回图上修改。
面对“极简”条件图,工厂设计完后,直接提交了。 不久业主返回来了,业主工程师在返回邮件里特别提到:
有几台设计的人孔标高在5米高的地方,希望贵方能够认真对待我们的合作。 问设计者咋想的。
设计者回答:不是让我们自己定高度,他们再改吗?我看下面的管口太挤了,没位置画了,就给它画高了一点,这样图美观一些。
看来设计人没有考虑:人孔是要进人的。
人孔设置这么高,储罐半山腰上开个人孔,上不能上,即使在外面搭个梯子进去了,要进入储罐还需要在里面搭梯子。
终于设计终于意识到错误了。
3. 垫板不对称 车间通知说鞍座垫板紧挨着管口补强圈焊缝,让设计人赶紧下车间处理一下。 设计人1:1测量了一下,说没有问题啊,图纸1:1画的,是不是你们弄错了。
图纸上测量是1:1啊。
设计人和同事吐槽:
“我1:1画的,间隙还有55,不至于碰上,工人都能做错,肯定是管口划线错了。” 同事笑笑,有些工人就是事多。 不过还是下去看看怎么回事。 经过测量核对,鞍座定位尺寸正确,管口定位准确,工人划线正确,那么错误在哪里呢?
领导也过来看稀奇,问了一句,你这个鞍座垫板是沿中心线对称的吗?
设计人说是啊,这个难道不是对称的?
领导说,你查一下标准,好像不是对称的,你按比例画一下。
画完恍然大悟。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鞍座的垫板不是对称的。
以前画完没有碰,全是运气啊。
有的设计人一直理解错,但是从未出过问题。
有的设计人,很幸运,理解错了,马上出问题。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顺便再说一句: 45度弯头并不是用90度弯头切掉一半的尺寸。
您还遇到过什么低级错误吗?
往期精彩:
VCAD2023试用版下载地址:
提取码:T3X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