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芯力需要乘摩擦系数吗
昨天关于抽芯力的论述发出后,朋友发出了灵魂一问:
其实我也有疑问,的确,规范中是直接写的抽出力按照1.5倍管束重,并未说要摩擦系数,人为加个摩擦系数,使得抽芯力降低了到了30%,并不是保守的算法。
加了摩擦系数,用等效的地震方法,可以迅速评估。但是有略显不保守,不加摩擦系数,就得纯手算了,麻烦就来了。
那么到底需不需要乘摩擦系数呢?
他山之石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土建的规定。
一般对于可抽管束的设备,给土建提基础条件时,一般需要提供可抽管束重量。土建用这个重量来核算土建基础是否足够。那么土建是如何核算的呢?
在HG/T 20643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中,对于换热管束抽芯力对于基础的影响是有计算方法的。
土建对于抽芯力的计算一般用的是管束重量。当有适当的抽拉设备和经验时,也可以用0.3~0.4倍的管束重量。
由于现场情况不明,不知道管束是不是被卡的严重,不知道工人是不是武德充沛,不知道是不是有设备,工人是不是经验丰富,所以土建人员一般按照大的来。
所以一般来说不考虑0.3~0.4的摩擦系数。
抽芯机
管束抽拉不是随便就可以的,项羽不可以,拿破轮不可以,一般需要专门的设备-抽芯机才可以。
抽芯机使用方式为:管板上有吊环螺钉孔的,把丝堵拧下来,拧上吊环螺钉向外拉就把管束拉出来了。
下图是现场的抽芯图片。
当然也有一些工厂,在换热器上部做了行架,用葫芦把管束拉出来,比较简陋。
所以说一般抽芯设备是有的,经验有没有不清楚,保守点,不乘摩擦系数是很好的。
解决方案
在国标中,由于一般并未写明抽芯力如何计算,所以既可以按照TEMA(1.5倍)也可以按照HG/T20643(0.3~1倍),来计算抽芯力。
由于一般管束都要占设备空重的一半,如果不考虑摩擦系数,那么基本上9级地震力(0.32倍设备操作重)也可能达不到抽芯力的数量级,所以用地震力来等效,在软件中自动校核,可能会比较困难。
但是还是可以参照卧式容器的两个公式来校核鞍座的压应力,只是需要手动编制一下EXCEL计算书。
再校核剪应力。
如果在ASME中,那么还是按照TEMA取1.5倍管束重,其软件中校核方法仍旧按照昨天的文章:
感谢
没想到有那么多朋友认真看了我的文章,积极的讨论,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深受指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一般把技术类文章当做工作总结来写。从07年新浪博客,到13年网易博客,再到17年的公众号,一直记录着工作的一些点点滴滴,在记录中成长。
一个压力容器人的自我修养,不照搬照抄,不复制粘贴,少些主观判断,多些客观事实,来源追溯。只有这样,文章结论对错才变得不重要,关键是其中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很多时候只要列出来出处,来源,缘由,各位朋友心中自然就有答案了。
再次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