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工新闻眼消息:震惊!沧州一化企打破国际垄断,实现聚酰胺国产化!
这可谓是化工界的大新闻了,但凡能够“垄断”某种产品的企业,都是行业内鼎鼎有名的大企业。在化工行业内,想要做到垄断,着实不易。想要打破垄断,就更加困难。
但是,近期有沧州有一家化企,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化工界的新明星。打破垄断,绝不是偶然! 日前,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6500万元的年产2000吨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工业示范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标志着这家企业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国产化,一举扭转该产品国内仍未规模商品化且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近年来,渤海新区聚焦壮大“六大新动能”、培育“五大新引擎”,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区内绿色石化资源,积极在强链、补链、延链下功夫,推进乙烯、P X、PTA等精细化工及轻纺等绿色石化全产业链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绿色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旭阳化工投产的热塑性弹性体项目为芳烃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其主要开发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在电子电器、轨道交通和线缆的市场应用。 聚酰胺热塑料弹性体即将实现规模产业化! 随着开发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企业预计在2020年启动二期万吨级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建设,同时开启全国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装置布局,规划全国布局5套万吨级工业化装置,全面迅速占领市场。据悉,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热加工性和橡胶弹性,且机械性能、耐磨性和曲挠性优良,可在-40至150温度范围下长期使用的一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主要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电器、电器精密仪器、体育用品、医疗等诸多领域,全球产能约18.5万吨,2018年全球消费量约为17万吨,国内消费量约3.5至4.5万吨之间。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技术主要由国外大型公司掌握,形成垄断技术,之前我国未能实现该产品的规模产业化。自主研发,化工发展更胜一筹! 近年来的化工发展迅速,化工企业从此前的生产者转换成研发者,掌握新的化工技术,令我国的化工产品及生产技术有大幅提升。大化企尚且努力,小化企更需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