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714|回复: 9
收起左侧

[原创] 无锡国道高架侧翻对于设计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锡高架桥垮塌
昨晚手机收到一则突发消息,无锡一高架桥发生垮塌。
一时间新闻下的评论接踵而来:
设计失误,豆腐渣,偷工减料,施工质量,监管验收,不一而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有人预防各个机构甩脱责任,提前预告:不要告诉我是超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也有一些媒体迅速辟谣:由于超载产生共振,导致桥梁坍塌。

共振?
当然到目前为止,事故官方的详细分析还没有出来。
本人并非桥梁专家,但是从新闻辟谣说超载产生共振导致坍塌,觉得很不科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可以排除共振破坏。
共振问题很复杂,不是媒体短时间能够计算出来的,如果第一时间说是共振,基本上可以判断:
没有经过计算。
一般桥梁设计时已经考虑共振问题,车和桥的频率都是错开的。这种短跨距,大刚度的桥梁,基本上不可能和车发生共振,即使发生,由于跨距太短,经过这节时间短,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超载?

从事故图片来看,个人觉得超载的引发桥梁侧翻的概率是最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桥面和桥墩的比较完整,设计和施工质量看不出有太大问题。当然具体有没有问题,还需要事故分析的抽样检测。
从现场散落的卷筒钢板看,超载车辆重达187吨,极有可能是压翻桥梁的直接原因。
桥面整体往一侧倾斜,推测是单侧偏心载荷太大,造成桥面倾斜的概率比较大。

独柱墩箱梁桥
无锡高架桥的结构类似于下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属于独柱式桥墩的箱梁桥,桥面与桥墩只有一个支点。这种桥墩的优点是造价比较便宜,下部占地面积小,空间大。缺点是如果单侧受力太大容易失稳倾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既然这种结构防倾覆侧翻这么差,为什么一直在用呢?
一方面有造价上的考虑,想想03年,这种结构既省钱,也符合当时车的载荷。
但是还有一部分是规范不禁止。
在很多设计人心中,规范不禁止就是可以用的意思。
由于时代的原因,规范不但不禁止,而且对于倾覆的计算并未做详细的规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箱梁桥的抗倾覆构造
从目前规范来看,的确不是设计者的原因。
和压力容器类似,桥梁设计,校核,审核都按照规范设计的,安全裕度只多不少。
但是可以说,尽管车辆超载了,但是桥梁并未达到设计的极限载荷。
原因是:
设计一般考虑的是正向承受载荷,安全系数往往很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超载车辆,只要注意驾驶方式,从桥梁中心通过,桥梁也没有问题。
而失效,往往是侧向倾覆,这方面的验算往往被规范忽视。
而这方面的失效,历年来新闻常有报道,成为桥梁失效的主要失效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桥柱,桥面做的再结实,如果采用这种结构,而且偏心规范不明确的情况下
会造成:
从计算书上看,桥很结实。
而实际运行,可能没有达到设计载荷就倾覆了。
决定木桶的盛水高度,往往是最短的板。

规范的改进
在众多的事故中,桥梁规范也吸取了教训,于2018年更新了新的规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新规范中,新增加了:
混凝土箱梁桥抗倾覆验算方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规范对于单支座的独柱墩有诸多限制,并对倾覆载荷进行详细的计算,并取合适的安全系数。
而且规范采用了很多“宜采用”“应避免”等字眼,可以估计,在2018年后,这类独柱墩桥梁会越来越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于过去按照单支座独墩柱设计的桥梁,进行倾覆计算,并有各种加固方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是钱的问题吗
和同事讨论这起事故时,同事说:
“这还是钱的问题,多花点钱把桥做结实点不就好了?”
我觉得这个还真不是钱的问题。
设计人员会不会擦边来设计路桥,想想设计终身制,我想大部分的路桥设计人和压力容器一样,都是尽量加大裕量。
为甚裕量这么大,还是失效?
  • 规范问题。规范对于倾覆的校核不够,导致裕量加的位置不对,全部加到水桶的最长板上,花费再多,那么该漏水还是要漏水。相当于MAWP就是由最薄弱的地方控制的,一个劲的加大筒体裕量,不能提高设备的MAWP。和花多少钱,关系不大。
  • 结构问题。偏心超载的工况本身苛刻。而采用这种结构,要增加抗倾覆性,非常难为。好比用加厚的方法来让板式吊耳承受侧向受力。投入极大,收获极小。这和想不想多花钱没有关系。倒不如换种结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无论什么结构,都有薄弱点。使用时,应该尽量避开薄弱点。比如本事故中桥梁,容易倾覆,那么大重量的车,尽量开中间,避开薄弱点。比如不锈钢材料,用在含氯离子介质时,要慎重。比如人到中年,体力跟不上,就应运动健身少加班。



规范VS安全
记得原先有篇文章,感叹的是规范和安全的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也往往没有绝对的对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好方案和明文危险禁止中还有很长的中间灰色地带。
这些往往是设计人员最纠结的地方。
考虑吧,规范没写要考虑,也没有考虑的标准方法。
不考虑吧,不知道是否有隐患。
规范没写,不代表不需要考虑。
规范写了,也不代表安全。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规范保护自己,但是设计人员也应该思考一下,种种结构是否合理,会不会也有类似于单支座独墩柱的桥梁一样,老规范允许,新规范核算抗倾覆能力不足。
比如API650新规范更新后,要求校核锥顶内压。

他人即命运
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交给他人的。
公交车,地铁的设计运营是他人,乘客是来自五湖四海的;
游乐场的设施是来某公司;
路桥设计施工运营,上面跑的司机,你一个也叫不出名字;
给你做手术的医生,可能之前你们从未见过
可以说衣食住行,全部都所托他人。
那么我们能够心安理得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我们相信,一切是可以追责的,一切都是有安全裕度的。就像我们相信压力容器出厂前是经过超压试验的。
世界上有太多未知,太多意外,太多猝不及防。
正如开着187吨大货车司机,行驶在高架一侧一样,充满了自信。不但危及自己,而且危及他人。
我们生活中就没有这样的例子吗?
闯红灯,仿佛别人都认真开车,能够看到你。
在电梯上左行右立(上海尤其严重),一点也不怕电梯一侧磨损,因为在人心中,电梯公司经常会检查,磨损会更换。
带着危险品上车,与司机发生冲突。
设计经常打擦边球,不怕,还有2.7倍的裕量~~~
.....................................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我们的命运被他人决定,他人的命运也决定在我们手中。
他人即命运!


后记
本文并非为司机超载开脱,本身超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需要运输公司,交通管理严查,杜绝这类危险。
在路桥有限载的情况下,运输公司全责也不为过。
本文只是从另一方面,讨论一下这个事故对于设计的启发。
中午食堂吃饭时候,饭盘刚上去,有些晃,手压上去,差点打翻了。不禁感叹:
一支腿真心不稳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有这样的,只能说缺少论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显示全部楼层
他人即命运
- 本文出自马后炮化工-让天下没有难学的化工技术,原文地址:https://meng.horse/thread-216204-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显示全部楼层
单支座是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5 10:16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