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则将徙于南洋
有台设备,其貌如下:
因为模块化运输,需要将塔装在船上的框架上,随着整套工厂整体海上运输。
其图中,左边为气化炉,重约900吨; 右边为合成塔冷却器,重约1400吨。 其中Y方向为船前进方向,比较平稳,加速度为0.039g。
X方向为船宽方向,加速度比较大,为0.2g。
考虑风压600Pa。
由于风浪较大,考虑船倾斜7°。
核算两个支座处的载荷,并考虑其锚固螺栓是否足够。
“是塔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洋” ----by 庄子
计算思路
计算螺栓是否足够的初步思路是:
1. 将塔分开,在PVElite中初步计算,调整重量百分比,将设备质量调整到900和1400吨,地震按照G loading输入合适的值。
2. 在PVelite计算书中找到各个截面风和地震的数据,可以获得各个截面的水平力和弯矩。
3. 将水平力除以整段截面的长度,获得均布载荷。
4. 查询计算书,获得重心位置H,按照重量G*H*sin7,求得重心的弯矩。
5. 用Ansys的Beam188单元计算组合后的设备的支反力和弯矩。边界条件为用3、4条所得的均布载荷和弯矩。
6. 获得ansys的计算结果,将支反力和弯矩带入EXCEL表格计算螺栓数量是否足够。
能否加导向
初步估算一下,剪力图如下:
弯矩图如下:
看结果,下部载荷会比较大,所以考虑在顶部某处加上导向,分担一下载荷。
如何考虑导向呢?
首先无导向时,在导向节点位置,其位移为44.8mm。
假设在此处限制壳体位移。
经过计算,导向承担了700多吨的载荷。比底部两个支点的载荷还要大。
当然一般这种巨型设备的导向不是一个固定点。
而是距离设备有一些间距,当设备位移到一定位置时,导向才开始起作用。
一首歌详细描述了这个过程:
再靠近一点点 就让你牵手 再勇敢一点点 我就跟你走 你还等什么 时间已经不多 再下去只好只做朋友 ----By SHE “恋人未满”
慢慢靠近你
那么在导向逐渐靠近设备的过程中,载荷是如何分布的呢?
按照间隙从0~44.8,求合成塔,气化炉冷却器以及导向的水平推力,得到如下结果。
也就是说:
导向完全限制塔的位移,此时导向承受最大载荷。
随着导向对于塔的限制的宽松,导向承受载荷慢慢降低,设备本身的载荷加大。
究其原因,相对于框架来说,塔本身太刚,导向要支起塔,就要承受无与伦比的载荷。
我们寄希望于导向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然而, 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
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导向。
最终方案是:
塔必须靠自己站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y 《周易》
中年男人
此塔注视良久,越发觉得像个人。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此塔浮于海,也要自立自强,无支可依,任凭风吹浪打,只手擎天。
此景极像了中年男人,于我心有戚戚焉...........
记得今年夏天有个台风,因为风势太猛,大树倒成一片。周围的行人全部都躲避了起来。但53岁的货车司机周荣冲了出去,因为他的小货车还停在外面。周围的人都说:“你不要命了吗?”但他怕货车被大风掀翻,不顾他们的劝阻,冲了出去顶着十几天前刚买的小货车。
但在猛烈的台风面前,他实在顶不住压力,“砰”地一声,货车压到他身上,他当场死亡了,血流满地。据说,第二天就是他54岁的生日了。有些网友嘲笑他为了几万块钱的小货车,搭上自己的生命,不值得吧。
可能这辆车就是他倾其一生积蓄才能买得起,可能这辆车是他赖以谋生的工具,可以肯定的是,这辆车一旦没有了,一定会让他的天塌下来。虽然现在,他不用再硬撑了,但他们家的天塌下来了。
有个网友,一针见血地说:“贫穷最悲哀的地方,是总觉得什么事情,只能拿命挡,命比纸还贱。”
人到中年,男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既要照料家庭,又要处理朋友关系。前脚答应了友人邀约,后脚家人发来催促消息,而男人只能抛出一句“实在抱歉,遇上一点事情,下次再聚。”
人到中年,男人终于获得承担重任的机会,全心投入工作,事业蒸蒸日上,临近重要节点,身体却先发出危险警报,而男人也只能抛出一句,“没事,我忙完这一阵再说吧。”
人到中年,男人基本都在公司担任骨干,但面对上司的责难,他不敢再像年轻时,立马拍屁股走人,只因为一句“还有一大家子要靠我养。”
这就是中年男人的隐忍和无奈。
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By 张爱玲
塔犹如此,人何以堪!
往期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