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阳石化事故,看炼油工艺中的“隐形鸡蛋”-------常减压装置 7月26日7时1分,庆阳石化公司常压装置渣油换热器发生泄漏着火,事故致3人死亡,4人烫伤。着火后庆阳市立即启动预案,制定了隔离、水幕封闭、火点控制等措施。8时50分火势得到控制,人员、物料等安全撤离和隔离,有两处燃烧点用水幕保护,装置逐步降温,其他装置按应急预案已进入紧急停工退守,洗消水进入事故应急池,未发生次生事故。
图1:庆阳石化公司常压装置渣油换热器发生泄漏后引发大火
图2:庆阳石化公司常压装置火灾扑救现场
笔者有幸去过庆阳石化现场,并亲眼见过这套装置,作为在炼化企业有过多年生产管理经验的笔者大胆分析,为你解析炼油工艺中的“隐形鸡蛋”-------常减压装置。
在分析事故之前,先为大家回顾下近年的几起典型事故:
案例一2003年9月12日,锦州石化公司3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检修后进行开车,17:10分在减压炉点火时,发生闪爆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的严重后果;
图3:爆炸后减压渣炉现场过程安全指标金字塔
案例二2008年1月7日,呼和浩特石化常减压装置处理E1203空冷管束时发生的着火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的情况;
案例三2011年7月16日14时25分,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引发大火,所幸的是无人员伤亡。
图四: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后引发大火
以上几起典型常减压事故,在近几年这类装置小的事故有不计其数,那么为什么常减压装置事故频发,并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呢?这首先要从常减压装置说起。
常减压装置作为炼油行业的龙头装置,存在着具有操作连续、设备密集、高温易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但作为炼油行业,以上特点与高温高压、临氢剧毒相比又相差较远,很多企业把常减压装置列为二类危险装置,在炼厂内部甚至都说去常减压装置相对安全的说法,这就造成人们对该装置的管理疏忽,关注度低的特点,上级管理重视度不够,自己人又认为安全,这也造成了事故一旦发生人员应急处理方式不同,或者举个例子,临氢装置发生异常第一步是迅速撤离现场,而常减压装置极有可能存在侥幸心理去处理。另外还必须要介绍常减压装置在工艺中的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冷换设备数量大,由于常减压装置为物理分割馏分工艺,热平衡和物料平衡是常减压装置常注重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工艺的先进,节能降耗的提出,好多老装置增加了大量的冷换设备,来回收余热,这就造成了冷换设备较多的装置,设备数量再次增加,带来的风险也就相应加大。另外,常减压是原油进入炼厂的第一个装置,处理量是炼油厂所有装置之和,并存在最大量的重油,为了蒸馏出轻组分,塔底的温度很高,超过了介质的燃点,所以一旦泄漏就会燃烧。
1.管理关注度不足。常减压装置由于相比较危险度较低,常被管理人员所忽视,甚至管理方面都不够重视,人为因素是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2.大量的冷换设备。冷换设备量的增加,也带来泄漏可能性的增加,冷换设备出现问题不同于动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因此这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3.工艺介质危险度高。常减压装置存在着大量的重油,特别是常底和减底,都是较为危险的流程,一旦出现泄漏就会引起着火事故的发生,也就是所说的,漏出来就是火。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如设备老化。常减压装置一般都是运行多年,经历多次的扩容改造,设备老化是常态;装置腐蚀。常减压装置作为龙头装置,原油中的腐蚀表现的最为严重,因此腐蚀造成的危险也应该特别注意。
在炼油行业内被认为,工艺最简单、技术最成熟、危险度较低的常减压装置,其实存在的很多隐形的危险因素,这就造成了事故频发及后果严重等特点。因此,个人认为,人员管理对常减压装置的重视、设备制定合理的检测制度、工艺参数的平稳操作,都是将这个“鸡蛋引线”拆除的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