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很多情况下,由于对事故初始阶段的处置不及时、不到位,使得事故伤亡进一步扩大,甚至造成二次衍生事故。因此,很多企业将事故应急演练提上日程,通过大力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对事故的处置能力,减少并降低因事故造成的损失,并视其为安全工作的重点,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也是很多企业安全工作进步的表现。
事故应急演练,一般按照“现场处置、应急响应、联动救援、善后处理”四个环节进行,做好一次事故应急演练,需要投入很多人力和精力,需要跨部门、甚至跨企业的联动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的,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作。一般很多企业事先做好相应的预案,然后将演练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流程一一细化后再开会讨论、布置,再次是广而告之通知全体员工,同时还要请示企业相关领导,事故应急演练要安排在领导有空参加的时间段内进行,最后在按预定的计划启动预案,进行事故应急演练。这种方式对于初次开展应急演练的,是比较实际和可行的,也是能达到其演练的目的,但一些企业,年复一年的事故应急演练,都这个流程和模式,那就是为了“演习”而“练习”,很多演练是“假大空”,演习过后,从上至下,皆大欢喜!
殊不知,事故的发生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并非像很多企业做演习时那样,一切都会按照演习的流程和预想的“剧本”去发展,并且事故发生后,现场情况也会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状况。因此,企业的事故演练不能为了“演”而“练”,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完成适合企业自身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人员的异动等定期做好预案的修订、评审,有条件的,演练成熟的企业,应逐步脱离请示领导是否有空参加、取消广而告之员工、取消通知演练的具体时间,取消开会商讨演习的具体的步骤等,使演练的情景更接近真实的事故,这样才能避免事故应急演习失真,避免为了“演”而“练”。
总之,事故应急演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不是几次演习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更不能为了“演”而“练”,需要企业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事故应急演练,逐步从“演”中脱离出来,用“假”事故,练出“真”应急,不断提高企业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