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234|回复: 5
收起左侧

乳状液的界面膜的性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8 08:34:4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低界面张力是乳状液稳定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是惟一的因素,如戊醇与水的界面张力只有4.8mN/m,却不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而高分子化合物如羧甲基纤维和羧甲基淀粉的钠盐,它们不能有效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但却有很强的乳化能力使油水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另外固体粉末作为乳化剂也可以形成相当稳定的乳状液。这是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和固体粉末能吸附于油水界面上形成结实的界面膜而阻止了液滴间的并聚的结果。由此可见,界面张力的高低主要表明乳状液形成的难易,并非是乳状液稳定的惟一因素。因此,界面膜的机械强度是决定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界面膜的形成,是由于在水体系中加入乳化剂后,由于乳化剂的两亲分子结构使得它既亲水又亲油,这就必然要吸附在油水界面上,以亲水基伸进水中,亲油基伸进油中,定向排列在油水界面上形成界面膜。膜的机械强度决定了乳状液的稳定性。为了得到高强度的界面膜,首先乳化剂的浓度要足够大,才能有足够的乳化剂分子被吸附于油水界面上形成致密的膜。乳化剂分子的构型对膜的致密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直链型乳化剂在界面上的排列较带有支链的乳化剂更为紧密,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

  实验证明,若在乳化剂中加入脂肪醇、脂肪酸及脂肪胺等非离子型有机物,可与乳化剂在界面上形成混合膜而使表面粘度升高,从而大大提高界面膜的强度,并且还能有效地减低界面张力。如纯净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只能使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38mN/m,如果加入少量的十二醇,在界面上形成混合膜后,其界面张力可降至22mN/m。类似的例子还有月桂醇,十六烷基磺酸钠与十六醇或胆甾醇,脂肪酸盐与脂肪酸,脂肪胺与季铵盐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乳化剂均为离子型,其极性头带有电荷,由于电斥型使得乳化剂在界面上的吸附量减少,膜的致密性差,而这些结构相似的非离子型的极性有机化合物的加入,可以在界面上插入带电的乳化剂中间,使得界面膜变得致密,从而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膜的致密性的增加,导致了膜强度的增加,从而增强了乳状液的稳定性。十六烷基磺酸钠不能与油醇形成密堆积的致密的混合模膜,因此得到很不稳定的乳状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司盘型(Span)油溶性和吐温型(Tween)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作为混合乳化剂时,它们在油水界面上可以形成络合物,Tween40与Span80的混合物乳化剂在乳状液的油水界面上形成络合物见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于Span80和Tween40中均含有多个-OH,—C=0及—0—,具有氢键的条件。因此在油水界面上可以生成氢键连接的络合物,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界面黏度,增加了界面膜的强度,有力地阻止了液珠的并聚,使乳化液更加稳定。

  当所使用的混合物乳化剂中含有氧、氮等强负电性原子,能与—H、—NH2、—COOH基团中的氢结合成氢键时,就能提高界面膜的黏度及强度,从而使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加。
文章来源:洛克斯石油论坛 洛克斯石油网
发表于 2015-12-28 08:34:48 显示全部楼层
氮等强负电性原子,能与—H、—NH2、—COOH基团中的氢结合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08:34:48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08:34:48 显示全部楼层
{:1106_365:}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4240

发表于 2024-5-13 14:22:45 显示全部楼层
fdas fdas fdsa fdsa fdsa fda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6 07:40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