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644|回复: 0
收起左侧

吹风时间的分配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 03:50:3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空气吹风的作用是C与O2反应放热,提高燃料层温度,为制气作好准备。
造气炉在吹风阶段主要发生以下反应即
(1)、C+O2=CO+Q                        (3)、2CO+O2=2CO2+Q
(2)、C+O2=CO2+Q                        (4)、CO2+C=2CO-Q
前三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O2含量高即空气总量大,有利于反应速度进行,火层内积蓄的热量高,在制气阶段,炉温高有利于提高蒸汽分解率,从而使煤气产量得到提高,在实际生产中,气化层温度一般维持在1000~1200℃,即接近或稍低于燃料的灰熔点,以获得较高的制气效率,而吹风效率又不致于太低又可获得较高的气化强度,入炉空气总量的多少决定了造气炉生产负荷的高低,通过调节吹风速度的大小和吹风时间的长短可以控制生产负荷的高低。
从以上反应可以看出,提高吹风速度后,可以缩短吹风气中CO2和赤热碳的接触时间,因而吹风气中的CO形式带出潜热比同一温度下低风速时为少,所以,采用提高吹风速度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吹风效率和造气炉的气化强度,至于能否用较短的时间使燃料层达到高温,决定于空气鼓风机能否提供较高的空气流速以及燃料层是否允许提高气流速度等,为达到高温以提高空气流速为主要手段以不至使燃料层发生破坏(吹翻)为限。当空气流速已达到由于燃料性质使燃料层的阻力及其分布的允许范围的高限时,提高燃料层的温度应该通过增长吹风时间来达到,燃料性质与吹风时间分配有密切关系,对于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好、粒度均匀的燃料,其燃料层的阻力分布均匀且比较小,有利于提高气流速度,只要用较少的时间就能使燃料层达到高温。相反,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较差的燃料,其燃料层阻力大且分布不均,提高气流速度易导致燃料层吹翻,因而只能用较长的吹风时间来达到高温。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5 20:50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