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511|回复: 0
收起左侧

半煤气生产过程中火灾爆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8 23:57:3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火灾爆炸氧含量是半煤气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控制指标,要求控制在0.5%(体积比)以下。氧含量的增高,意味着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增加。在进行停车作业检修过程中,设备、管道、阀门等,如果没有进行置换或置换不彻底;或者进行作业时,检修的设施没有置换也没与系统隔离彻底(没设置盲板或盲板泄漏);在动火作业前没有进行动火分析或动火分析间隔的时间太长;确定的取样分析部位不对而导致分析结果失真;以上情况,均能导致易燃易爆气体进入用火作业区域,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①造气炉使用的原料为煤,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着火燃烧。煤在破碎、筛分、输送过程中会产生粉尘,达到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造气炉为间歇式循环操作,每一个循环周期操作中二次上吹时间过短,炉底未吹净的煤气与空气相遇,在炉底可发生爆炸。如违章作业或设备发生故障,造成煤气漏入空气总管,还可造成空气总管及鼓风机发生爆炸。造气炉停炉操作,如吹风时间过短,直接打开炉盖,易发生炉口空间爆炸。生产中,如未停炉,即进行下灰、开炉盖作业是极其危险的,可导致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②半水煤气由一氧化碳、氢、氮、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组成,半水煤气为甲类火灾危险性气体,如发生泄漏,作业场所的电气装置、开关、照明不防爆或防爆等级不能满足国家规范、标准要求,有因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③半水煤气发生炉在燃烧气化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自动控制程序故障等原因,会造成“透氧”故障,存在半水煤气发生爆炸的危险。造成“透氧”原因:a、在发生炉开车的初始阶段,炉温较低,气化反应不完全,过多的残余空气混入煤气中造成“透氧”。b、煤气发生炉吹风阀门关闭不严或渗漏,空气漏进煤气系统中。c、发生炉内煤层过薄,产生空洞或结块,使吹入的混合气中的空气反应不完全而混入煤气系统。④在废热锅炉等高温设备之后,若没有止逆水封,煤气有返回的可能,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运行中,还必须严格控制煤气炉水夹套、废热锅炉的压力及液位,防止发生干烧或超压而造成锅炉(水夹套)爆炸。水夹套爆炸时,如造气炉水夹套内壁发生爆裂,还可导致造气炉炉体发生爆炸。⑤鼓风机故障,如由于叶轮摩擦、撞击发生火花或鼓风机转轴密封性能差而导致漏气时,在作业场所中集聚达到一定浓度,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⑥检修时,检修部分与生产系统,没有用盲板隔绝,生产系统的煤气窜入检修部分,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⑦设备和管道及密封结构质量差等,易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地沟、电缆沟等低凹处和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容易积聚煤气,遇到火源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2、中毒窒息煤气化过程中产生CO、H2 CO2、CH4 、H2S均为有毒有害物质,其中一氧化碳、硫化氢是高度危害的Ⅱ级毒物。一氧化碳车间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 mg/m3,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仅为10mg/m3,泄漏时稍不注意防护就可能引起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和无刺激性的气体,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可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按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花、颞部压迫和搏动感,并可有恶心、呕吐、心悸和四肢无力等症状。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初期尚有多汗、烦躁、步态不稳,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进入昏迷状态。中度中毒患者及时抢救,一般数日可恢复,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除具有轻、中度中毒全部或部分症状外,患者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昏迷可持续十几小时,甚至几天,可出现阵发性和强直性痉挛。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7 06:48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