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全球石油化工产业处于低谷。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如何?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金融危机和油价暴跌的确对煤化工领域有一定影响,但考虑到石油重回高价时代几乎是必然的,煤化工产业的中远期前景依然乐观,目前煤化工产业“挫折”中蕴藏机遇。 煤化工产业遭遇“挫折”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及之后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化工市场全面不景气。煤化工方面由于赖以支撑的高油价已经不复存在,2008年上半年投资总额400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不少在建项目被迫停建,已建成项目陷于无利润甚至亏损的状态。甲醇项目开工率从60%下降到了40%。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除神华集团鄂尔多斯项目和神华宁煤集团沙索宁夏项目外,其他煤制油项目一律停止实施。2008年10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电石、铁合金和焦化行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原油价格的下跌影响了煤制油项目和煤制烯烃项目的赢利前景。煤制油项目和煤制烯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大都是以每桶油价不低于40美元为前提的,随着WTI(美国原油)油价一度跌到每桶40美元,我国华东地区HDPE(高密度聚乙烯)价格也由每吨1.64万元下跌到每吨7500元左右,这让人们担心这些投资巨大的项目能否赢利。
虽然目前还没有煤制油项目和煤制烯烃项目实现商业化运行,但是这些项目前景光明。第一,它们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技术储备,不能简单地用商业赢利为评判标准。第二,由于原油的不可再生性,随着需求的复苏,其价格必将回升。
投资者“热情不减”
在2008年上半年油价持续高涨时期,煤化工产业引起了很多行业投资者的关注,即使在下半年经济形势不好的时期,投资者们仍在研究发展煤化工项目的可行性。
2008年9月,BP(英国石油公司)全球煤业务首席执行官访问新疆,考察煤炭资源开发情况及新疆在煤化工等方面的有关政策。2008年10月,壳牌中国集团主席也来到新疆考察,并表达了参与新疆能源开发建设的意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也在新疆研究大型煤制油和煤化工项目的可行性。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除了石油巨头,其他行业也在进军煤化工项目。2008年5月,中国烟草总公司宣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发煤化工项目。2008年9月,房地产巨头世茂集团世源资源投资公司与新疆哈密签订协议,投资煤焦油深加工项目。2008年10月,全球最大私营煤炭企业――美国博地能源公司与内蒙古签约开发煤基液体燃料项目;水电巨头――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陕西蒲城年产150万吨甲醇、年产100万吨二甲醚项目开工建设。
“挫折”中蕴藏机遇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顾问、江苏煤化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冯孝庭表示,石油涨价能促进替代能源产业的发展,降价则会使其面临困难,这是能源、资源市场变迁所伴生的正常风险。对于煤化工产业而言亦是如此。当下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从战略层面来讲,这对替代能源性质的煤炭利用相关产业发展不利,部分企业会遇到一些困难,一些从业人员缺乏信心,感觉有些不知所措也是正常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总工程师刘文新指出,在现实层面,传统煤化工领域如甲醇企业等,感受到的压力会比较大,企业的原料成本相对较高,运行成本基本不变,而市场价格却明显下降,整体效益不容乐观。对于新型煤化工企业而言,由于多数项目尚处于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真正上马建设的项目为数不多,同时因为其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所以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发展规划和企业决策的再思考方面。
冯孝庭强调,即使没有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最近煤化工的市场行情也应该下行。因为前一段时间该领域引起了太多的关注,产品价格虚高,行业存在暴利,导致一哄而上,无序发展。那样的状况是不可持续的,潜藏着一定的危机,应该说金融危机为煤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此外,从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周期来看,当下正好是低谷期。中国虽然不是完全同步,但是肯定也受此影响。
“煤化工产业受金融危机及油价暴跌影响,短期内在成本上确实有压力,但消费市场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更重要的是,以煤为主导的能源和资源利用体系,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因此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刘文新表示,现在是煤化工产业的思考期和准备期,也是向良性发展过渡的缓冲期。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国内煤化工产业面临的一个契机,应该积极地看待这种局面。
面对这样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局面,冯孝庭认为,处于低谷的煤化工产业正好借此时机进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力,扶持有资源、技术等优良条件的企业提高竞争力,从而使我国煤化工产业走得更加稳健。国内煤化工企业应趁这个机会,设计自己的未来,同时反思自身的发展路径,加快产品结构、技术选择、市场定位等方面的调整步伐,要分辨理论市场和现实市场的差别,以适应今后的市场竞争。刘文新也表示,通过这次危机,业内企业在上项目、做规划时,应更多地考虑风险因素。对于准备进入该领域的企业而言,选择在低谷时投资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有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煤炭利用和煤化工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规划仅着眼于煤炭资源,存在较大局限性;煤化工产业发展呈现盲目、无序、过热状态;现有煤化工企业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可以借此机会寻求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