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工业上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已有百余年历史,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的工艺中,国内常用的是常压固定层间歇煤气化工艺,以无烟块煤或焦为原料。该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投资较省,设备全部国产化,但能耗高、煤质要求高,需用无烟块煤,原料利用率低;由于工艺采用常压操作,生产强度小;另外还存在“三废”排放量较大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内研究部门在煤气化工艺的开发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如开发过以粉煤为原料的熔渣炉,在常压煤气化工艺的基础上改为富氧连续气化工艺等,但这些技术目前消耗比较高,工艺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外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煤气化技术就已实现工业化,后因天然气、石油的大量开发,煤气化技术的开发一度停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国际性能源危机导致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寻找替代能源,各国对煤气化技术的研究重新提上日程;近二十年来,国外许多公司为了提高燃煤电厂热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进一步促进了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对煤种适应性广,气化压力高,生产能力大,气化效率高,污染少的第二代煤气化工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