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项关平(湖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宜城 441405) 2007-04-23
我公司有两套甲醇精馏系统,采用的是双塔精馏工艺流程,精馏塔为老式的浮阀塔,设计能力分别为15 kt/a和25 kt/a,精甲醇优等品率一直保持在100%,产品质量受到同行业的好评。但2006年2月到5月中旬,精甲醇产品一度只能达到一等品要求,偶尔能出一部分优等品。经分析,为精甲醇中游离碱超标所致。我公司在处理该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些心得和疑问,在此愿与同仁共勉和请教。
1 精甲醇中游离碱超标的原因
我公司为联醇生产,精甲醇产品质量一直很稳定,近期出现精甲醇中游离碱超标(优等品指标≤0.002‰)。针对这一现象,首先从源头——粗甲醇和脱盐水查起。通过对脱盐水取样分析,很快排除了脱盐水的嫌疑。
我公司使用的压缩机为三段往复式压缩机,粗甲醇合成塔的原料气为二段出口气体,醇后气入铜洗经三段提压后去氨合成塔。排查过程中,发现精甲醇中游离碱超标后,第一反应是压缩机三回一漏气,导致氨进入一段后继而进入甲醇塔,生成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等。对所有三回一阀门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内漏(以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处理完后恢复正常)。2006年3月2日和3月25日,利用停车机会对4台压缩机的三回一阀门进行了更换(对换下的阀门进行了试压,没有发现泄漏),但精甲醇的质量也没有好转。
考虑到氢回收后气体也进入压缩机一段,如果氨洗塔出现故障也有可能带氨入甲醇塔,2006年3月29日对氢回收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氨带入。检查氨洗塔,发现填料已垮,检修后于4月2日恢复运行,对氢回收气进行再次分析,没有发现氨。对精甲醇产品质量进行跟踪,发现精甲醇中游离碱仅由0.014‰降到0.009‰,说明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找到。
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造成精甲醇产品中游离碱超标的原因也不外乎是有甲胺类物质的生成,与公司的判断基本一致。然而,我公司已从源头查起,对所有可能带入氨的地方一一进行了排除。既然源头已被排除,那只有从精馏系统来找原因。
2 解决办法
在未找到产品中游离碱超标的真正原因前,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根据外厂的经验,对甲醇精馏的操作进行了调整。将预塔顶温度指标调整为 70~80℃(其他各项控制指标随塔顶温度而变化),减少预塔冷凝器循环水流量,提高放空温度,指标为50~55 ℃。表1为调整预塔顶工艺控制指标后的一组数据。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调整预塔顶工艺控制指标后精甲醇的碱度有所下降,但产品质量仍然没有达到优等品的要求。
精甲醇的质量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变差,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对甲醇催化剂产生了怀疑。
我公司采用的是双塔联醇工艺,以前一直使用南化的C207催化剂,2005年11月和12月分别更换为另一个厂家的C207催化剂,当时只是反应起活温度较高,转化率还行。这次精甲醇碱度高是从2006年2月16日开始出现的,曾一度怀疑为催化剂所致,但没法证实。
于是先从容易改进的地方入手,采取了以上一些处理措施。2006年3月更换2#甲醇塔催化剂时,建议公司恢复使用南化的C207催化剂。由于还有一炉催化剂没有更换,4月精甲醇产品的碱度仍然较高。5月11日对1#甲醇塔催化剂进行了更换,13日精甲醇碱度就达到了优等品的要求。13日以后,精甲醇产品碱度一直控制在≤0.002‰。
3 结束语
此次精甲醇质量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感觉真正的原因并没有找到。精甲醇碱度超标的原因一是氨进入醇系统生成了甲胺类物质;二是甲醇催化剂的影响。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看法,没有得到确认。在此恳请各位同行释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