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685|回复: 1
收起左侧

[节能交流] FGD烟气换热器的技术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9 06:35:1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 x 1 对烟气换热器性能的基本要求 3.1.1        供方必须保证满足需方提出的烟气换热器性能设计参数,在脱硫设备全负荷范围内,均应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3.1.2        烟气换热器及其配套的辅助设备整体寿命应为30年。设备年运行小时数为7000小时。正常使用条件下传热元件的使用至少60000小时无需更换。 3.1.3        回转式换热器系统是用FGD上游的热烟气加热FGD下游的洁净烟气。应通过优化设计,以确保经济适用的加热系统。主轴垂直布置。 3.1.4        回转式换热器整体的压降不大于1000 Pa,包括在清扫装置投运状态。 3.1.5        烟气换热器在正常运行及定期吹灰下应不易结露不易积灰。换热组件应易于清扫,并配备有必要的清扫装置以保证换热器的压降。清扫介质采用水和蒸汽,需方提供的蒸汽为电厂锅炉引出的蒸汽,所需吹扫蒸汽的参数为:压力:6±0.5bar;流量:2×1.25t/h(两台炉);温度:>320℃。清扫水应设置低压及高压2个系统,水质分析见附件1 。清扫装置运行时,不能超过规定的噪音等级。吹灰器采用三相电机(380V,50Hz)。 3.1.6        换热元件由表面涂有搪瓷的钢板组成,钢板厚度为0.7mm,搪瓷厚度不小于0.15mm,换热元件表面应容易清扫。冷端蓄热元件使用寿命不低于60000小时。 3.1.7        轴承应采用可靠的自校准球面滚柱轴承支撑,并采用可靠的导向轴承,结构便于更换,并配置有可靠的润滑油系统。为防止灰尘及水的进入,轴承箱(罩)也应采用可靠的密封装置,并且应易于检修。 3.1.8        GGH配备一套净化系统,当转子由原烟气侧转向静烟气侧时,该系统可以用净烟气置换掉转子携带的原烟气。GGH设有径向、环向、中心筒密封、静密封等,同时配备手动可调式间隙调整装置,使得原烟气向净烟气的泄露降为最低。 为保证高的密封性,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如下密封调整: A.        根据安装、调试情况对密封间隙进行设定。 B.        所有密封板采用紧固件连接,以便于更换。 C.        密封系统配有密封间隙调整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也可以方便地调整扇型板。 D.        在投运调试及运行过程中,为进一步使冷态设定的密封间隙值符合热态机组运行的工况,通过实时观察可进行密封间隙调整,始终保证GGH的密封间隙为较小值。 3.1.9        供货商应设计及配备检修起吊设备以便安装和拆卸轴承和转子以及其它部件。该设备在供方的供货范围内。如起吊吊耳和顶起装置。 3.1.10        烟气换热器的设计应特别注意耐磨及防腐,所有与烟气接触的设备及部件应有防腐措施。 所有与烟气接触组件的相应防腐措施为: A.        鳞片涂层的组件有:冷端扇形板、热端扇形板、转子外壳内壁等(需方负责)。 B.        采用特殊工艺的有:换热元件涂搪瓷、风机叶轮采用特殊材料等。 C.        采用密封风机来防止烟气对GGH部件的腐蚀。 3.1.11        加热组件、密封件及易损件等应易于拆卸。 3.1.12        为方便烟气换热器的运行检查和大修,应提供合适的通道、楼梯和平台,供方提供烟气换热器本体供货范围内的上下检修平台,供方提供烟气换热器安装、维修所必须的人孔,需方烟风道位置换热元件安装、检修用人孔门由需方提供,供方提出具体位置和尺寸。 3.1.13        烟气换热器转子采用带销驱动方式,每台设两台电动驱动装置,一台主驱动,一台备用。如果主驱动退出工作,辅助驱动自动切换,防止转子停转。烟气换热器的设计应能适应在厂用电失电的情况下,转子停转而不发生损坏、变形。 3.1.14        烟气换热器应采用空气冷却形式冷却设备及电机。 3.1.15        距离设备1m远的噪声不得超过85dB(A)。 3.1.16        烟气换热器配套的高压水泵的通用技术要求满足国家相应的制造、检验标准。材料的选择满足附件1的水质要求。轴封采用可靠的密封装置。 泵与电机安装在一个刚性结构的公用底盘上,配备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含联轴器保护罩)。 叶轮及轴承箱便于检修并且对管路、阀门不造成影响。叶轮或轴承箱的检修不需移动电机。 除非另外说明,所有泵都安装有隔离阀、逆止阀(如必要)和吸入、排出压力表、联轴器提供可拆卸的防护罩。 高压水泵入口,供方提供永久过滤器。 3.1.17        烟气换热器配套的密封风机的通用技术要求满足国家相应的制造、检验标准。 风机与电机应安装在一个刚性结构的公用底盘上,配备有必要的保护装置。风机与电机应采用刚性连接,直接驱动。 若风机采用净烟气作为密封空气时,为减少原烟气向净烟气侧的携带漏风,应提供净化风机。净化风机抽取净烟气在原烟气侧置换原烟气。风机应选用耐磨、防腐的材料,其相应连接的管道及其管件也应考虑耐磨、防腐的措施。 3.1.18        为了监控吹扫压力,每台吹灰器设置一个压力表。 3.1.19        GGH范围内现场内衬的施工由专业防腐公司完成,费用由需方承担。供方提供技术要求、支持及现场指导。 3.1.20        现场设备油漆表面的修补由安装公司完成,供方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 电气要求 3.2.1        配套供应的电机应采用交流全封闭鼠笼、异步、风冷电机,电机绝缘等级为F级,温升为B级,防护等级为IP54,电机接线盒防护等级IP55。供电电压为380V+/-10%,50Hz。大电机采用空冷电机。 3.2.2        设计条件下电机额定出力应不小于被驱动设备所要求的115%。 3.2.3        电机满负荷运行,当频率变化为±5%、电压变化±10%时,电机应能正常运行而不发生损坏。 3.2.4        额定电压下,电机启动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650%。 3.2.5        多相电机应在其接线盒上铭牌上标明其相序并用箭头标示出旋转方向。 3.2.6        防噪音水平应满足本文1.15的要求。 3.2.7        电机的设计、制造、性能应符合中国或IEC的标准。 3.2.8        电机应按照标准,设置吊耳或吊环。 3.2.9        电机应设接地装置。 3.2.10        接线盒应采用对分式,能底部和顶部接线。 3.2.11        不同类型的接线盒应分别设置。6kV电机接线盒位置按需方要求。其余电机按国标要求,从前端看,接线盒应设在电机右侧。 3.2.12        供方所提供的电动机应满足下面所列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此。                 GB755-87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997-81                                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                         GB1971-80                               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GB1993-80                               电机冷却方法                         GB4942.1-85                            电机外壳分级                         GB10068.1-GB10068.2-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                         GB10069.1-GB10069.3-8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                         GB1032-85                               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 3.2.13        电机功率≥200Kw时采用6000V电机。 3.2.14        6000V电机轴承采用进口SKF滚动轴承。电机轴承应达到30000小时的最低额定使用寿命,并提供电动机配套的轴承型号。 3.2.15        电动机采用风冷电动机,通风要求设立隔栅,隔栅应符合适用的标准,采用能够耐腐蚀不锈钢材料,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对于通风隔栅,应进行和电动机机座及外壳的油漆部分同样的防腐处理,隔栅应能方便的拆卸。 3.2.16        每台电动机定子线圈应装设6个双支式测温元件(3线制的Pt-100),每相2个,且应埋入定子绕组中的局部温度最高的部位;绕组测温元件引出线接线盒采用上下端接线的耐腐蚀的线夹式端子排,不得采用接线柱引接外部电缆。 3.2.17        每个测温元件的引线端子应带有识别标志,以便通过对照电动机简图便能确定每个测温元件的位置。 3.2.18        轴承测温元件:电动机轴承应装设3线制的Pt-100双支测温元件。 3.2.19        所有热电阻采用上自三厂或等同品牌产品。 3.2.20        额定功率大于75KW的电机应装设3线制Pt-100双支测温元件。 3 仪表及控制要求 3.3.1        供方所提供的重要系统及设备应为至少在两个同类型电厂有2年以上成功运行经验的成熟产品,其它的应在至少同类型机组有2年以上成功运行经验。所以仪表选型需业主认可。 3.3.2        GGH本体系统内执行机构全部采用防护等级达到IP68的原装进口智能一体化电动执行机构。开关型执行机构采用从英国ROTORK IQ系列,调节型执行机构采用ROTORK IQM系列产品,最终品牌需与需方主厂房选型一致,并经需方认可。逻辑开关品牌采用美国SOR产品,最终品牌需经需方确认。压力、差压变送器采用美国ROSEMOUNT 3051S或美国霍尼韦尔ST3000系列产品,最终品牌需与需方主厂房选型一致,并经需方认可。阀门采用电动执行机构。 3.3.3        供方应提供完整的热工检测及控制系统资料,详细说明对GGH系统的测量、控制、联锁、保护等方面的控制要求,并提供PID图、控制逻辑图表或说明。 3.3.4        从GGH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出发,供方应提供GGH系统启停及运行对参数监视控制的要求。供方应提供详细的运行参数,包括GGH系统运行的报警值及保护动作值。 3.3.5        供方对所提供的热工设备(元件),包括每一只压力表(上自仪或川仪生产的不锈钢型)、测温元件及仪表阀门等都要详细说明其安装地点、用途及制造厂家。特殊检测装置须提供安装使用说明书。 3.3.6        需方提供的指示表、开关量仪表、测温元件必须符合国际标准,不得选用国家宣布的淘汰产品。测温元件的选择必须符合控制监视系统的要求,并根据安装地点满足防爆、防火、防水、防腐、防尘的有关要求。 3.3.7        GGH系统所有测点必须设在具有代表性、便于安装检修的位置,并符合有关规定。 3.3.8        所有热电偶(采用E分度号)、热电阻(采用Pt100铂热电阻)应采用上自仪或川仪生产的铠装双支型(带防水头),热电阻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根据DCS设备决定),就地测温装置要求采用抽芯式双金属温度计。 3.3.9        供方应[s:152]至少3个合格的仪表和控制设备制造商,他们要能满足仪表和控制方面的技术要求。在合同签订之前,制造商应得到业主的认可。 3.3.10        供方所提供的调节阀等应选用有2年以上成熟的运行经验的产品,保证其可靠性。位置变送器应安装在阀门上,并应能把阀杆位置按比例转换成相应的4-20mA直流信号,最大信号负载能力不应低于600欧姆。安装在电动门上的开/关限位开关和力矩开关至少应是DPDT接点,其接点容量至少为230VAC,3A和220VDC,1A。供方[s:152]至少3家分包商,由需方确认。执行结构的电源采用AC220V,或AC380V,供方采购时应得到需方的确认。当电压降到正常电压的80%时,推力和转矩应正常。 3.3.11        远传仪表、变送器采用4~20mADC标准信号,变送器应为两线制,精度不低于0.5%。 3.3.12        用于远传的开关量,应选用进口的过程开关,过程开关的接点容量至少应为220VDC 1A或220VAC 3A;接点数量满足控制要求。 3.3.13        供方提供的仪表设备和就地控制箱的防护等级,室内应为IP52;室外应为IP65。所有就地控制箱、端子盒采用耐腐蚀外壳,柜内电气元件采用施奈德的产品,接线端子采用南京菲尼克斯的产品。 3.3.14        GGH系统范围内的温度测点要求留有插座,对就地压力测点取样则要求带一次门,对远传的压力测点取样则要求带一次门、二次门,仪表阀门采用不锈钢产品。 3.3.15        供方提供的所有一次仪表、控制设备的接口信号,应连接到供方提供的接线盒、仪表控制箱柜的端子排上。供方应负责设计接口点的位置。 3.3.16        删除 3.3.17        删除 3.3.18        阀门要求 A.        用于压力表或差压表的一次门应是球型阀,水位仪表的一次门应用针形阀。 B.        供方应提供所有阀门的执行机构的安装使用说明书。供方一般[s:152]3家制造厂商,由需方确认。 C.        供方应提供调节阀的接线图、调节特性曲线和安装使用说明书。供方一般[s:152]3家制造厂商,由需方确认。 D.        卖方所供电动阀门都应设置过力矩闭锁开关和终端开关,终端开关应为开闭方向各有二对常开、常闭接点。其接点容量至少为220VAC,3A、220VDC,1A。所有行程开关均采用进口产品,严禁采用微动开关。 E.        每只阀门都应在阀门上明确标明流动方向。对于“锁于开启位置”或“锁于关闭位置”的阀门,供方应提供能将阀杆锁于开启或关闭位置的装置。 F.        卖方所供的电动执行机构应带有手动操作的手轮。运行环境温度为-30℃~+75℃,防护等级为IP68。 G.        闸阀、逆止阀、截至阀用于水、汽系统的,应为铸钢阀门。 4 设计制造的基本要求 3.4.1        设备制造应严格按照制造规范、标准进行。供方应提供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检查计划报需方认可。 3.4.2        为保证现场安装工作顺利进行,结构件在出厂前应进行预组装工作以保证现场组装尺寸。 3.4.3        需要内衬表面应满足DIN28053要求。 3.4.4        所有内衬表面的工厂焊缝应100%进行无损检测。 3.4.5        焊缝表面应平滑过渡,角焊缝的圆弧半径应满足内衬要求。 3.4.6        油漆表面质量要求:           除锈等级:2.5           粗 糙 度:40--65μm           底漆厚度:>25μm           运输保护漆厚度:60--80μm 为保证本工程的及时供货,供方在签订合同后提供生产组织计划。供方的生产过程应接受需方监造人员的检查,以保证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控制程序和生产组织计划。供方在签定合同后,每一个月向需方提供一份生产进度报告,以便于需方及时了解设备的生产及采购进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8 05:00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