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田庄矿始终坚持安全效益、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效”并重原则,即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为切入点,开展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着力实现支护理念由“重安全”向“重安全重效率重效益”转变;为保证巷道围岩、服务年限、断面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支护方式,并在现场落实,田庄煤矿制定了六大管理制度及保障措施。
一是专门成立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负责安排、协调、检查、督促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
二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底召开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专题会议,听取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领导小组汇报,系统分析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亮点、难点与不足,通报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监督、考核情况,制定下月的工作计划、改进措施。
三是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加强流程管理,根据管理职责要求,实行定标准、定流程、定时间、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的“五定”管理,随时掌握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的转换,并跟踪、考核、监督、落实转换效果。即当巷道发生变化时,生产技术人员联合去现场查看并确定工作面岩性,然后根据生产、经营科室从安全、技术、经济的角度论证的理论依据,确定支护参数,通知施工单位及时变更并落实到现场。
四是现场跟踪检查监督制度,由采掘技术管理人员,每天对全矿掘进工面进行排查,核实各掘进巷道的支护形式,发现与要求不符的,对责任工区进行处罚。
五是支护材料动态管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月度生产计划、矿制定的支护设计及支护参数编制支护材料计划。在生产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增补计划的,生产承包组研究后,给予增补。同时加强支护材料管理,根据施工单位材料需求计划结合库存情况,保证库存支护材料满足生产需要,确保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随时能够动态转换。
六是落实标准,严格考核制度,月度井巷工程验收时,注明巷道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严格按照井巷工程考核验收表,对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支护动态转换的材料费用,依照<<田庄煤矿材料定额管理办法>>进行考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