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一煤独大”,是河北省能源结构的传统模式。目前,煤炭约占河北省一次能源消费的90%。但是,煤炭在给河北省提供大量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河北防霾,说白了就是‘防煤’。”相关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河北治理雾霾的重点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幅减少直燃煤,从而减少大气污染。
今年年初,河北省最大的能源消耗城市唐山启动了26个电能替代示范项目,用“远方的电”代替煤、油等传统能源。近半年来,这些示范项目运行得到底如何?对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有哪些借鉴意义?
减排知多少:唐山前5月节约标煤2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4.5万吨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看着厂区周围的乡亲们每天呼吸这样的空气,自己都觉得对不起他们。”6月10日,见到唐山市丰润区新冀东轧辊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显明时,他感慨地说,频发的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尴尬关系,让他们这样的工厂也很无奈。
不过,现在的张显明已如释重负。因为通过实施“煤改电”,新冀东轧辊公司已经从以前的用煤大户,脱胎换骨成为了无煤车间。张显明算了一笔账:轧辊烘干设备年运行1860个小时、消耗煤炭620吨,煤改电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替代电量110万千瓦时,可减少污染物排放约14842千克。
唐山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因煤炭钢铁兴起,却也因此屡屡成为污染严重的城市。2012年唐山消费标准煤9794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31.8万吨和39.2万吨,均居全省首位。
“日益严重的雾霾,倒逼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而电能替代,则可以通过以电代煤(油),大幅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总经理朱薪志介绍,电力能源替代煤、油、气等常规终端能源,可以通过大规模集中转化来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达到改良终端能源结构。研究表明,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降低4%。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电能替代的环保意义。玉田县玛钢行业、丰润兴盛机械厂、唐山华鼎机械制造等一大批企业纷纷选择了“煤改电”,仅玉田鑫业玛钢厂一家企业改造完成后,每年即可实现年替代电量200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约13600吨。今年1-5月份,唐山市电能替代总电量达6.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4.5万吨。预计全年电能替代电量将超过10亿千瓦时。
节能咋算账:电能的经济效率是煤炭的17.27倍
6月10日,在丰南惠达公司卫浴铸造车间,记者看到,铜化成水的锅炉旁有几个大电箱,红彤彤的炉子旁边,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着。
“我们是用电取代燃气坩埚熔炉,改造成本大概500多万元。但是以前燃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粉尘,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有害气体,从工艺成本上来说,反而降低了。”惠达卫浴工程动力部部长曹春生介绍说,五金件车间目前每个月的产能是120吨铜,用燃气的成本是750元/吨,而用电是500元/吨,全年能省200多万,基本两年就能收回改造成本。煤改电后不仅降低成本,而且用电控温更为精准,产品质量由此提高15%。
研究表明,电能的经济效率是石油的3.2倍、煤炭的17.27倍,即1吨标准煤当量电力创造的经济价值与3.2吨标准煤当量的石油、17.27吨标准煤当量的煤炭创造的经济价值相同。虽然前期投入可能比较大,但长期来看,对企业其实是有利的。
不过,由于电改设备投入较大,一些用户实施电能替代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总经理朱薪志告诉记者,为了加快重污染企业电能替代的脚步,减少企业成本,2014年,唐山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电能替代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有关资金奖励范围和标准,唐山市对电能替代项目每千瓦奖励440元、单个项目最高奖励300万元。
“这些都将为更多的企业替换清洁能源出力。”唐山市工信局经济运行处处长梅民学说。
电从哪里来:加快风电等清洁电开发,加大“西电东送”电量
如此多的电能替代,电从哪里来?
目前,唐山市电网装机总量为711.5万千瓦,有112.5万千瓦的用电缺口,这部分由外地调度来补充。“将来,为应对更多的电能替代,唐山市将投资3.8亿元,对配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加快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加大自发电力度。”国网唐山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同时,唐山将增加外购电数量,加大“西电东送”入唐电量。
随着新材料、储能、电池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终端能源大部分都可以用电能替代。目前全省约三分之一的碳排放来自燃煤发电,虽然燃煤集中对节能减排有作用,但是如果由燃煤发电的总量不降低,清洁电不发展,这个良性循环就难以运转,远方来的清洁电应当成为电能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随着我国特高压以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逐年上升,电力更加清洁。”国网冀北电力公司外联部主任周玉超说。
近日,国家能源局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外输电通道建设任务书》,正式明确了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涉及河北特高压电网建设项目有“三交三直”共6条线路。到2017年工程全部建成后,河北省将新增受电能力1100万千瓦,为河北省电能替代工程提供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