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五一过后全国进入淡季,因需求不旺,成交清淡,一铵价格小幅下滑,二铵主要集港,报价意义不大,继续维稳。受成本高、供大于求的影响,行业开工率持续下行中,据中国化肥网统计,截至本周末全国磷酸铵装置平均开车率59.71%,周环比下降了1.22个百分点。原料方面,磷矿石价格弱势维稳,合成氨价格有所回落,低端已落至2000元/吨左右,硫磺国际、国内价格又有小幅上涨,总体来看,磷酸铵成本仍高于主流成交价,对企业的报价上有着一定支撑。
现国内55%粉状一铵主流出厂报价1800-1850元/吨,55%颗粒一铵主流出厂报价1900-1950元/吨左右,多数企业前期订单已执行完毕,近期很少有单可接,且实际成交价普遍低于报价,湖北地区55%粉状一铵低端出厂报价1800元/吨、可收承兑,西南地区低端出厂报价1700元/吨;颗粒一铵价格的回落相对要更慢,一来在淡季环境中降价意义不大,二来还在生产颗粒的厂家并不多,第三则是一些企业将重心转移到了出口市场,不过据下游反馈称55%颗粒一铵低端发到港口的价格只有1900元/吨左右,同二铵一样低于供国内的价格。开工率不断下降,成本支撑仍存在,价格再落空间应有限,但是淡季需求不佳,特别是整体化肥大环境皆不理想,预计短期内一铵行情回暖的希望不大。
还有一周的时间出口就要盛装启幕,目前各大二铵厂家的开工率至少都还维持在7成以上。国内挂牌报价继续维持坚挺,64%二铵主流出厂报价2450-2500元/吨,意义不大;集港准备出口的二铵数量远大于国内供应,不过很多都是未正式定价的订单,所以实际的二铵出厂价还不太明朗。从一季度二铵的出口数量和平均单价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二铵出口处在“走量不走价”的局面,而近期国际市场磷肥价格总体趋势仍为下行,如此看来二铵后市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单纯从市场因素来看,短期内二铵价格应将继续维稳,待出口价格稳定、明朗后国内报价才会相应调整,应该会适当回落。很多业内向政府建言取消出口淡旺季窗口政策,否则我国二铵厂家只能渐渐转向被动,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也许未来政府政策上的调整,才能使二铵行情真正好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