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744|回复: 0
收起左侧

我国能耗划定“天花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5 17:29:5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这是在发展方式转型催动之下必须完成的“第一要务”。
这是在总量控制硬约束之下不得不为之的“断腕”之举。
6月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节能工作进展情况,41家违法用能单位接受行政处罚。
北京市近日宣布,将选取占全市70%以上的较大型公共建筑,限定单位面积电耗降低12%。其中2014年限额指标将按2009年~2013年电耗量平均值降低6%,减半执行。今年起,在每年的12月份,北京市将对全市纳入能耗限额范围的公共建筑进行考核。
浙江省近日公布“十二五”前3年浙江省单位GDP能耗和能耗税收情况。作为能源紧缺省份,浙江省建立了季度节能工作通报制度,每季度通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逐月对各地单位GDP能耗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发布红、黄、绿三级预警,并对连续两个季度节能预警亮红灯的市实行区域限批,暂停新上项目能评审查。
综合运用史上最严厉的经济、法律措施和最严肃的行政举措推动能源节约,其最直接的背景就是,国务院要求今明两年单位GDP能耗必须逐年下降3.9%以上。作为“撒手锏”,雾霾严重地区和能耗大省,其能耗增量将适当调减。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在6月25日召开的“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研讨会上表示,能源消费革命突出节能优先,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控制能源消费的总量。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最早是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的,当时的提法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十八大报告把合理两个字去掉了,叫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而习近平主席不久前的讲话又在前面加了两个字,叫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反映了我们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认识的不断深化。”何建坤说。
能源之困能耗之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催生了体量庞大的能源市场,同时也把能源利用方式问题甩在身后。
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加近2亿吨标煤,2011年新增能源消费量达到2.3亿吨标煤。这一数据相当于意大利或墨西哥一年的消费量,世界上也仅有13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总量超过该数字。
以原油为例。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当年的依存度为6%。此后一路攀升,2009年突破50%的关键节点,2011年前5个月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越美国达到55.2%,2013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28195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7.39%。中石化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近日在亚洲石化科技大会上预测,2015年,中国石油(601857)进口对外依存度将达62%,2020年将达68%。这样就意味着,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将打破“十二五”规划的红线。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至201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是控制在61%以内。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我国将在今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
我国能源过去主要依赖煤炭,而且我国也一直都是世界煤炭最大的生产国和国。可是,自2009年我国就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而且煤炭进口量也一路攀升。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煤炭净进口量达3.2亿吨,进口依存度为8.13%。
遗憾的是,我国用高于世界能源消费增速的方式支撑经济发展,扛着庞大的能源包袱,创造的价值只有世界平均水平一半。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今年年初在《求是》上撰文分析,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0%以上。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11.4%,但消耗了全世界21.3%的能源。直观的数据是:我国每消耗1吨标煤创造14,000元GDP,而全球平均水平为25,000元,美国31,000元,日本50,000元。
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看,2000年~2011年,我国平均能源弹性系数为0.77,而一般发达国家不超过0.5。系数偏大,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高。
更为严峻的是,高耗能发展模式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明显。据统计,我国80%的PM2.5污染与能源相关,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化石燃料燃烧有关。
“如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转变依靠透支资源、环境的粗放发展方式,能源消费保持前几年8.9%的增速,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可能超过55亿吨标煤和75亿吨标煤。这将过快地消耗掉我国未来的资源,过早地耗尽大部分发展潜力,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王保安分析说。
硬指标量化“天花板”
国务院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6月9日在中国政府网就其相关指标进行解读时透露,“十二五”前3年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9.03%,节约能源3.5亿吨标准煤。但是,单位GDP能耗前3年只完成了5年总任务的54.3%,与60%的进度要求还有明显差距。要实现“十二五”目标,后2年单位GDP能耗须年均降低3.9%以上。完成这一任务之难,就难在这一降幅远高于前3年平均降幅。
为完成目标,《方案》要求各地区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增长。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要比2010年降低“21%以上”,原目标是“21%左右”。《方案》还对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减排提出了量化任务要求,如2014年~2015年万家企业要完成1亿吨标准煤的节能任务等。
吕文斌表示,完成节能任务,必须推进节约能源法的修订工作。他表示“要制定100项左右的节能标准”控制能源消耗。
更为严厉的行政措施是,如未通过2018年的终期考核,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将由国务院领导直接约谈,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问责。而且考核结果报经国务院审定后,交由中央组织部,作为对各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而作为严厉的经济处罚措施,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暂停新建高耗能项目的能评审查。
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由“国务院领导”约谈,而不是以前常说的“国务院有关部门约谈”,“很正式,也从未有过”。他说,这也是第一次将考核结果与国家治理资金联系起来,“对地方既是激励,也是鞭策。
能耗进入“减肥”时代
6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围绕能源安全提出5点工作要求,其中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四项并行挂上了“革命”字眼,而放在首位的则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
这是官方首次并行提出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习近平总书记“革命”一词既将我国的能源战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显示了中央彻底根治产业痼疾的决心。
而从偏保障供应的能源战略向科学引导消费转变,则说明能源敞开口子供应的模式即将终结。舆论为之眼前一亮。
记者注意到,决策高层对能源消费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2012年年底的“十八大”报告已明确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战略任务。今年年初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38.9亿吨标煤,并提出推行“一挂双控”措施: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对高耗能产业和过剩产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能源消费总量只减不增;对其他产业按平均先进能效标准实行能耗强度约束,现有产能能效限期达标,新增产能必须符合先进能效标准,促进优胜劣汰。
6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第五届地坛论坛上明确表示,要实现“十二五”后两年单位GDP能耗年均降低3.9%以上的目标,必须设置能源消费特别是煤炭消费的“天花板”,适当调减雾霾严重地区和能耗大省能耗增量。
解振华还表示,我国还将完善能源价格政策、环保收费政策,加强对节能低碳企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创新有利于低碳发展的金融政策。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提出的目标和时间表,其实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推动力。通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在能源消费各个环节的真正变革。”国资委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长许保利就此评述说。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4 05:53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