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日前,中国和蒙古国签署了26项合作文件,其中有2项涉煤。一是《中国神华集团、国家开发银行与蒙古国合作方关于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口岸铁路融资协议》,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蒙古国矿业部间关于加强煤炭加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备忘录称,中方支持本国有信誉的大型企业按照市场原则、结合自身优势参与蒙境内大项目合作。中方将加强同蒙古国高新技术和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双方高度评价中蒙煤制气项目对两国发展的深远意义,支持以两国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原则协商推进。双方支持两国企业在《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中列明的,以及其他大项目上继续积极开展互利合作。
据悉,之前蒙古总理访华期间,双方即已经签署了年产150亿立方米燃气的备忘录。因此,本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蒙古国矿业部间关于加强煤炭加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可视为中蒙双方在中蒙煤炭清洁利用领域进一步达成了共识,以确保双方企业在接下来相关领域相关项目的深入合作能够顺利进行。
7月底,蒙古矿业部副部长Erdenebulgan Oyun在乌兰巴托接受专访时表示,双方合作包括建设两座煤制气工厂,其中95%的产量将通过管道运往中国。他表示,工厂将在2019年投产运行。同时,蒙古经济发展部副部长Chuluunbat Ochirbat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两煤制气项目已经与中石化展开合作。
据悉,双方为落实煤制气项目,蒙古已组建工作组开始工作。工作组已接待中方2—3个调研小组,基本上已完成对矿山的试验调研,以及对水资源的调研,并于7月底完成预可研。
中国与蒙古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并不陌生。早在2009年12月,中蒙两国就签署了《中国与蒙古国政府关于在矿产能源领域开展合作的协议》。2013年5月16日,蒙古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己的汽油品牌“蒙古93”汽油上市销售。据悉,这款汽油产品是根据中蒙两国政府2013年4月签署的协议,由中石油呼和浩特炼油厂利用蒙古国开采的原油加工生产后,再出口蒙古国市场,故将其命名为“蒙古93”。有业内人士表示,蒙古国和中国在几年前就开始进行油气合作,并吸引了中国企业的大量投资,而近几年合作范围逐渐扩展到煤炭。
考虑一方面蒙古作为亚洲煤炭主要生产地,期待煤炭产业给国民经济带来更大贡献;同时中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及环境问题的压力,双方在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煤制油气、煤制化工产品)接下来合作的空间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