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编者注:以下为绿色和平组织最新发布的大唐煤制天然气调查报告,《煤炭研究》出于传播信息的目的,特此整理发布于此。此文并不代表《煤炭研究》观点。
摘要:
2014 年 4 月至 10 月期间,绿色和平调查员先后七次对率先投产的大唐克旗煤制气示范项目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项目的污水和沉积物进行了取样检测,对烟气排放物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走访了解了项目周边牧民的生活现状。现场调查发现该示范项目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具体如下:
第一、涉嫌污水违法直排沙地,威胁地下水。
绿色和平在大唐煤制气厂区西北侧沙地中发现一处沙地渗坑,面积约 450 平方米。2014 年8 月现场考察时发现,该渗坑内的污水呈墨黑色,并有黑色粉末状固体悬浮物,伴随明显刺鼻性气味。渗坑中的污水经沙地直接下渗,极有可能严重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历史卫星资料显示,该渗坑中出现水迹的时间可以最早追溯到 2013 年 5 月。
绿色和平在 2014 年 8 月 2 日和 30 日分别在该渗坑处采集污水和沉积物样本,并送往国家级具资质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以及绿色和平位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的科学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该渗坑中的废污水含有汞、铬、铁和锌等重金属,以及包括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在内的多种有机污染物,其中苯并芘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0.38 倍。
第二、“零排放”未实现,蒸发塘成潜在污染源。
实地调查发现,大唐煤制气项目并不能完全处理生产废水实现其宣传的“零排放”,大量工业污水(高浓盐水)以“蒸发塘”的名义,贮存在厂区东南方向的巨型人工污水湖内。
绿色和平经过科学取样,送往国家级具资质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以及绿色和平位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科学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该蒸发塘中的废水含有和渗坑污水样品类似且浓度更高的多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尽管标准缺失,但若参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则废水中挥发酚、苯酚、苯并 [a] 芘、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均超标数倍至数百倍。
同时,绿色和平实验室定性检测显示,蒸发塘废水中检出154 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209 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包括多环芳烃、苯类衍生物、苯酚类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及吡啶衍生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
使用蒸发塘作为对高浓盐水处理的手段,不仅存在溃坝并污染地下水的风险,而且由于其多种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可随大气自然扩散,可能会影响周围空气质量。
第三、烟气长期超标排放,周围居民反映健康受损。
绿色和平实地走访期间,当地居民强烈反映,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从 2013 年 12 月正式投产以来,他们就持续受到空气污染的困扰,并且“出现头痛、身体不适等症状”。
尽管大唐煤制气项目仅公开了其热电装置的排放数据,但绿色和平分析后发现,其热电锅炉长期处于氮氧化物超标排放状态。在 203 个监测日中,氮氧化物超标 196 天,日均监测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最高 3.03 倍。
克旗环保局的季度监测也证实了氮氧化物超标的情况。而根据环保局季度报告,大唐煤制气项目氮氧化物长期超标的原因竟然是项目“无脱硝设施”。
除热电装置外,据大唐煤制气项目环评简本,其煤化工和污水处理单元中,还会释放硫化氢、
氨氮、酚类、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但大唐项目和环境主管部门并没有遵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公布该部分废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
在绿色和平历年的的田野调查中,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暴露出来的废水和烟气污染问题并不是个案,以煤气化为龙头的煤化工项目,在近几年投产后都出现类似的种种环境问题,具体案例包括:
•新疆庆华伊犁煤制气项目空气污染严重扰民
• 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利用渗坑偷排污水
• 大唐多伦煤化工项目水污染
• 云南寻甸先锋化工项目臭气污染
• 广汇淖毛湖煤化工项目空气污染
我国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分布不均衡,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尤其脆弱,而且环境执法相对不完善。煤制气等煤化工技术,还未实现技术示范的效果就急于大规模推广,势必将加剧水资源矛盾和污染治理负担,可能损害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计利益。
绿色和平因此建议:
第一,国家能源局应遵循“先示范后推广”的谨慎原则,将“十三五”煤制气规模控制在200 亿立方米 / 年以下。以现有四个示范项目为基础,首先切实解决项目能耗、水耗、碳排放和三废处理等环境制约问题。
第二,国家环保部应尽快从严制定《煤化工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是针对煤化工项目排放物含有大量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污染物的特点,制定可行的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煤化工行业统一纳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并公布项目三废排放的完整数据。
第三,国家发改委应结合国家长远气候减排战略,谨慎考虑煤制气等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尽快将煤化工项目纳入到碳市场体系,并开征相应的碳税,避免形成新的高碳锁定效应。
第四,主管决策部门应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煤制气等煤化工规划应与国家水资源管理政策相符合,严格控制高耗水的煤化工项目审批,同时谨慎开展长距离调水工程和水权置换试点,保障生态和农业用水权益。
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简介
大唐克什克腾旗煤制气项目,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日罕乌拉苏木。大唐煤制气项目和新疆庆华伊犁煤制气项目之一(另一个是新疆庆华伊犁煤制气项目)。
克什克腾旗,在蒙语中意为成吉思汗的“亲兵卫队”,是一个蒙、汉、回、满等 10 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地处燕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和浑善达克沙地的结合部,旅游资源丰富,有乌兰布统草原、达里诺尔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景点。1997年,为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林地等生态系统,达里诺尔湖被列为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规模和产品运输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 40 亿立方米煤制气,副产石脑油、焦油、硫磺、粗酚和液氨等产品,分三个系列连续滚动建设,每系列建设 13.3 亿立方米产能。目前项目一系列工程已投产,二系列正在建设中。项目分别由大唐集团、大唐能源化工公司持有 10% 和 51% 的股份,同时北京燃气集团和天津津能分别持有 34% 和 5% 的股份。天然气产品通过输气专线主要供应北京,全系列建成后预计承担北京四分之一的天然气需求量。
项目用煤
项目用煤来自大唐国际位于锡林郭勒的胜利煤田东二号露天煤矿,距离厂区 180 公里,经铁路专线运至厂区,预计总年耗 2187.2 万吨。
项目用水
项目用水来自大唐国际建于西拉沐沦河上游的大石门水电站,设计库容 1.85 亿方,距离厂区约 42 公里。项目预计年用水量 3398.9 万立方米,2×100 万千瓦配套发电项目年用水量 900万立方米,总计年需水近 4000 万立方米。
项目环评和批复
大唐国际于 2007 年委托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2008 年 1 月,项目经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发改办工来(2008)68 号)。2009 年 2 月,国家环保部批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9 年 8 月 20 日,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发改能源(2009)2163 号)。同月,项目及配套输气管线工程正式开工。
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额在 2007 年编制的可研报告中估计为 226 亿元,而在 2009 年发改委正式批复的文件中已经提高到 257 亿。但由于技术的不断调整和环保投入,目前投资已经超过 330 亿元。而大唐管理层透露,项目未来在废水处理等环保方面的投入,还须增加至少 10 亿元,投资额规模可能远超最初计划。
由于高额负债和企业战略调整,2014 年 7 月大唐发电公告称公司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将对克旗煤制气项目在内的煤化工业务进行重组。而国新控股是国资委成立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主要任务是协助央企剥离不良资产。关于大唐煤化工业务财务情况的具体分析,请参见附录一《大唐煤化工业务财务分析》。
项目技术问题
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于 2012 年 7 月工艺贯通,但由于与中石油难以谈妥供气价格,直到2013年 12月才正式并入管网。然而,项目正式运行后,由于煤种更换导致主装置气化炉运行不畅,气化炉内壁严重腐蚀,自去年 12 月以来陷入累计多达 40 余台次的频繁停车 15。2014 年 1 月 17 日,项目正式投产仅一个月,大唐煤制气项目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夹套内壁腐蚀及内夹套减薄问题导致高浓硫化氢泄漏,造成两死四伤的惨剧。
据新华社消息,1 月 17 日发生硫化氢泄漏事故,造成两死四伤。事后查明,因为前期煤质检验不充分,导致气化炉内壁腐蚀以及内夹套件等出现问题。
尽管在采取临时措施后已经复工,但公司总经理李克军 4月 21 日接受《中国煤化工》杂志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不知道所用的管材、设备的材质是否适用,而且如何检查、如何发现、如何避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等问题都没有预案。褐煤到底含有什么样的腐蚀性物质,各种含量多少?这些成分气化反应之后到底对系统有什么影响?对管线、设备会有什么样的腐蚀?现在无法判断。这些材质对褐煤到底能不能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磨损和腐蚀,会在什么地方漏,也无法预测。这是一大问题。”
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环境污染调查
绿色和平 2014 年 4 月到 10 月先后七次前往克旗,进行两次废水取样和实地调查,送国家级具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绿色和平位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的科学实验室(以下简称绿色和平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并对来自企业自行在线公开数据和地方环保局季度监测报告中的烟气排放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查发现:大唐煤制气示范项目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列举如下:
• 涉嫌污水违法直排沙地,威胁地下水。
•“零排放”未实现,蒸发塘成潜在污染源。
• 烟气长期超标排放,周围居民反映健康受损。
1.涉嫌污水违法直排沙地,威胁地下水
大唐克旗厂方乐衷于宣传该项目实现废水“零排放”。据大唐能源化工公司安全环保总监郝军 10 月 16 日在接受中国化工报的采访时介绍,“克旗项目没有排水口,也没有退路,只能实现零排放。”
据调查,该排污渗坑位于大唐克旗煤制气厂区外西北方向约200 米处。渗坑呈长方形,长约 30 米,宽约 15 米,深约 5 米。
现场发现,渗坑处于天然沙地中,地表没有任何防渗措施。渗坑内污水呈墨黑色,内有黑色粉末状固体悬浮物,渗坑附近有明显刺鼻性气味。渗坑内有一根直径 150 厘米的金属管从厂区方向延伸过来,大唐厂区周围数公里内没有已投产的其他工业项目。
通过卫星影像分析,此渗坑在 2010 年 11 月之前就已经被挖凿,并从厂区西北角修通一条管道。工程招标等资料综合显示,该片区域地下水管网工程计划于此前的 2010 年 5 月20 日至 7 月 5 日进行施工建设。
而在此后的 2011 年 4 月 18 日、2011 年 6 月 26 日、2012 年 2 月 14 日、2012 年 11 月 1 日、2013 年 2 月 3 日中,渗坑的卫星图像都没有积水迹象。直到 2013 年 5 月 3 日,是第一次观察到有水迹出现。
而此后,在 2013 年 6 月 4 日、2013 年 9 月 16 日、2014 年 3 月 20 日、2014 年 9 月 4 日都从卫星图像上观测到渗坑积水。2014 年 6 月 28 日、2014 年 8 月 2 日、2014 年 8 月 8 日、2014年 8 月 30 日,我们的工作人员实地调查时,都发现渗坑内有淤积的污水。
当地牧民曾将该渗坑向地方环保部门举报,在 2014 年 7 月 5 日克什克腾环保局出具的《关于达日罕乌拉苏木牧民对大唐公司环境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的答复》(克环发【2014】31 号)文件中,该处渗坑被描述为“厂区西侧雨水排放口处存有积水”,原因是“公司未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将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所致”。克旗环保局同时表示,“目前,原有积水已全部抽回厂内,底泥也进行了彻底清理。”
然而,绿色和平的调查人员在 2014 年 8 月 2 日、8 月 8 日和 8 月 30 日的三次现场调研时发现,都发现渗坑的废水大量存在,与环保局所说“抽回并彻底清理”的情况不符。而且,8 月 30 日调研时发现渗坑中的污水水面高度较前次高出约一米。该现象说明在克什克腾旗环保局发布文件后的两个月内,该工厂可能并未采取任何清理工作,甚至排放了更多污水。
然而,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理由,我们怀疑渗坑内的污水可能并非是属于“初期雨水”。首先,“初期雨水”指的是降雨初期(一般是 10-20分钟内),雨水喷淋吸收了企业排放至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或者雨水冲刷携带下垫面地表中的污染物进入径流,从而使前期雨水中含有相关污染物。
但比如,我们发现,例如在 2014 年 2 月 20 日至 2014 年 3 月 20 日这一个月内,克什克腾旗只有三天出现小雪,其他大部分是晴天,偶尔多云,没有明显降雨天气 21。但 2014 年 3 月 20日的卫星影像显示(如图 7),渗坑中不但存在积水,而且积水已经满溢到周围的沙地上。试问没有明显降水过程,那么如此大量的“初期雨水”是从何而来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