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今日上午召开的2015全国煤炭交易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介绍,今年以来,发改委召集能源局和煤协等部门已经召开了18次协调会,出台限制产能、规范煤炭进口,建立小煤矿退出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关税调整等37项相关对策和措施。在此背景下,煤炭价格止跌回升,库存小幅企稳。
不过,他同时表示,煤炭市场需求增长仍乏力,持续回升基础仍不稳固。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大幅度增长等问题依旧存在,全社会连续30个月库存3亿吨以上,消化产能和库存,实现供需平衡需要较长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出现新常态,改善环境、调结构压力加大,煤炭行业面临内外矛盾,外部新能源发展压缩煤炭产业空间,煤炭行业前景严峻;产业内部看,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统计数据显示,120万吨及以上煤矿产能占全国数量和总量分别为10.6%和2/3,30万吨以下煤矿分别占全国总数和总量的71.5%和12.2%,9万吨及以下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此外,东部煤矿产量比重小,煤炭运销衔接难度大。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局面。尽管新增产能放缓,但还是有一部分新增产能在近几年内陆续投产,此外部分资源整合矿井技改后产能也将继续释放,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我国煤炭产能将在2014年、2015年陆续释放,甚至可能在2016年达到峰值。
“煤炭产能的大量集中释放,进一步加剧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认为,煤炭行业好转的表象是价格止跌、库存不增加,企业货款拖欠不增加。当前煤炭行业仍处于需求增速放缓期、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期以及行业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期并存的局面。
控制煤矿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和不安全生产行为,将是近期推进煤炭脱困工作的重中之重。
王显政建议,煤炭行业上下游协调发展,促进价格向价值理性回归,5500大卡动力煤价回升到0.1-0.12元每卡;化解煤炭供给消费矛盾,清洁高效利用,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向两化融合,鼓励燃煤电厂和现代煤化工发展,实现煤炭向燃料和原料双重转变仍是根本的解决途径。
27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正式宣布启动煤炭、焦炭公路销售体制改革。从12月1日起,将全部取消相关企业代行煤焦公路运销管理的21份行政授权文件;全部取消9种煤焦运销票据;全部撤销省内1487个各类站点,12月31日前必须全部拆除相关设施。
改革后,山西省将逐渐建立起企业自主经营、市场公平竞争、政府依法监管的煤焦公路销售管理新体制。取消行政授权、取消票据、撤销站点,将按照“谁授权、谁清理,谁批准、谁取消,谁建设、谁拆除”的原则,由各负责部门在年底前按期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