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510|回复: 0
收起左侧

两会提案密集关注煤炭清洁利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1 10:40:1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2014年全国两会上的环保誓言犹在耳边,2015年两会就在眼前。今日,全国政协会议开幕之前,环保和清洁煤利用的话题早已火了起来。来看看各方代表委员的有关提案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面对压力,煤炭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2014年煤炭消费比重仍高达64.2%,煤炭的利用方式粗放,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2014年10月20日,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的专家共同参与的权威研究《煤炭使用对中国大气污染的贡献》正式发布,它也是“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项目”的中间成果之一,其数据表明煤炭使用对PM2.5的“贡献”约60%。我对这个数据的权威性仍有怀疑,但煤炭使用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争的事实。


国际上也有类似的看法,如近日2015年02月27日Raja Jayaraman等学者发表的文章标题就是煤炭的不道德性(The Immorality of Coal),文中指出:近几个月来,埃博拉病毒得到了巨大的关注,但煤炭是比埃博拉凶险得多的杀手。有毒煤炭粉尘每年要夺走80万人的生命,导致数百万人生病。北京正在进行的治霾之战——这一问题被称为“空气启示录”(airpocalypse)——强有力地证明了煤炭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但在这方面,中国首都绝不是孤例。许多印度城市空气污染与北京差不多,有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文章同时指出:煤炭业似乎铁了心要赚钱而不顾全球环境。该行业宣称煤炭对于结束能源贫困来说至关重要,以此顽固地试图占据道德高点。


社会上去煤化的呼声越来越响,如在去年11月17日和11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与能源结构转型国际研讨会,涵盖中国煤炭峰值、煤炭和水资源、空气污染等重磅议题,主要是去煤化的呼声。


可见,煤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另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条件决定了“去煤”的不现实性。“十三五”期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将占据主体地位,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在60%以上。要保证13亿人口大国的能源安全,煤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仍然是我国最基础、最可靠、最安全、最廉价的能源。


煤炭行业必须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由资金和资源推动向以技术创新驱动为主的方式转变,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014年12月18日公布的中国工程院重大能源咨询项目《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凝聚了30位院士的智慧,形象地提出我国煤炭资源“井”字型分布格局、系统提出了科学产能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煤炭质量宏观评价“洁配度”指标、通过案例研究了输煤输电经济成本平衡点,对各类先进发电技术进行了多方面比较、对各类煤化工产品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分析,研究了煤基多联产系统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污染物约束下的煤炭消费量上限。其研究成果为我国煤炭能源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指出:“作为中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肯定要革命,但不是‘革煤炭的命’。提‘后煤时代’尚早,‘去煤化’不可取。煤炭领域革命的核心在于整体推进煤炭全行业、全产业链的清洁利用。”


可以预见,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有页岩气、可燃冰等非常规能源出现,煤炭仍然是最廉价、最安全的能源。


既然“去煤”不现实,那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就应当受到更高重视。国家能源局官员甚至提出,要“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发展清洁能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发电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根据国家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新建燃煤机组供电煤耗低于每千瓦时300克标煤,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气机组排放水平,2020年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供电煤耗降至每千瓦时300克标煤。在最近几年,发电企业环保压力将继续加码,环保投入在政策压力下不得不增加。诸如超临界发电、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清洁发电技术也将得到推广和支持。


除此之外,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利用的方式之一,由此实现煤炭由燃料到原料的过渡。


全国工商联建言煤炭清洁利用:让好政策好技术带来好空气
今年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的一项提案是聚焦大力推广清洁高效用煤技术,解决工业燃煤污染问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边程表示,化工行业推广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是当下必然选择。


据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些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循环流化床燃煤气化技术可使煤的利用效率提升15%以上,其用煤排放标准已达到天然气水平,但是推广应用缓慢。目前我国工业用煤主要集中在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大量散煤低效率燃烧是用煤治理的重点。环保部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燃煤工业锅炉约62万台,年煤耗量达7亿多吨,大部分燃烧方式粗放,缺少末端处理环节。而煤炭用做化工原料,也要走高效清洁利用的路子。

  

一是制定清洁高效用煤技术标准,出台工业用煤设备强制认证,明确清洁高效用煤技术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地位;二是建议国务院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扩大落后用煤技术的淘汰范围;三是对清洁高效用煤者给予财政支持。全国工商联建议,财政部比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办法,对工业园区集中制气、分散用能项目的节煤量,给予财税上的优惠奖励,原则为“谁投资谁受奖”,以此来推动清洁高效用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化工行业是煤炭使用大户,作为传统行业,并没有环保政策补贴,像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这类的环保改造投资,完全计入企业成本。当前行业普遍遭遇利润大幅下滑,“谁治污谁先死”造成的环保僵局如何打破?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科达洁能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边程表示,2015年环保倒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必然的。环保投入势必会提升成本,没有条件的企业搞不好可能会死掉,而有优势的企业就要加强创新来提升效益,避免被淘汰出局。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则表示,化工行业面临的环境治理问题是国内许多工业行业的缩影。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平。这需要政府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不能让“守法没奖励,违法没惩罚”。


另据了解,在此前的各地两会上,大气污染已成为关注焦点,各地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一些地方还通过了地方法规。


民建提案:尽快实施洁净煤战略
今年民建有一份关于优化煤炭产能结构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


该提案提议,我国应该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从运煤到输电,减少煤炭分散使用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煤炭高效利用。推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与此同时,还应该完善煤炭在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依法对“劣质煤”的使用和生产销售进行限制。


民建中央认为,应该完善我国国有煤炭企业退出机制,推进资源枯竭、煤质条件差、开采成本高、扭亏无望的国有煤炭企业有序退出。来自民建中央的提案还指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控制、资金投入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中煤协数据显示,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长期保持在60%以上。《中国环境报》去年报道称,我国大气污染中90%的二氧化硫、70%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60%的烟尘和80%的二氧化碳都是燃煤引起的。


中煤协《2014中国煤炭企业100家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前百家煤炭企业净利润总额同比大降44.18%。同时,百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达67.59%,比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


民建中央对此建议,应该加大煤炭清费立税工作力度,出台专项财税扶植政策。当前,煤炭行业大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政府应采取“放水养鱼”的办法,大力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营造一个有助于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宽松环境。同时,避免金融机构“一刀切”式的停贷,引导金融机构区别对待煤炭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国煤炭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6 22:13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