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黑龙江某污水处理厂于2010年10月投入运行,原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0 m3/d,由于项目设计氧化池停留时间不足(仅7.68h),在很短时间COD处理就已经满负荷运行,由于硝化的启动和稳定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硝化菌对温度、PH值以及污水性质非常敏感,容易流失。加之污水厂地处中国东北,冬天温度很低,因此,项目投入使用后,一般季节COD、氨氮均可勉强达标,11月—2月,氨氮完全不能满足一级A的排放标准,而这个问题在中国北方地区是个普遍现象。2012年7月,业主提出改造工程,拟将污水处理量提高到20000 m3/d,并彻底解决冬季氨氮超标的问题。13622284717. 改造工程目标: u 冬季氨氮达到一级A标准。 u 原来运行的是10000 m3/d,污水量提高到20000 m3/d,日处理量提高了1倍。 改造方案: LEVAPOR MBBR技术在芬兰有过相似项目成功的应用经验,芬兰冬天的情况与中国北方地区很相似,因此该项目决定使用LEVAPOR移动床生物膜技术来解决冬天氨氮不达标的问题。13622284717. u 无需土建,只是在好氧池出水口增加不锈钢格栅。 u 投配480 m3的LEVAPORTM载体,按污水厂好氧池的体积为3200 m3计算,投配比仅为15%,同时改造污水处理厂曝气推流系统。 改造后污水厂运行效果: 2012年10月-12月该厂的进出水水质的相关数据。 项目 | 单位 | 数据 | 好氧池体积 | m³ | 3200 (4 x 800) | LEVAPOR投放量 | m³ | 480 (15 %) | 污水进水水量 | m³ | 20000 | 水力停留时间 | h | 3.5--3.8 | 2012年 | 10月 | 11月 | 12月 | COD | 进水 | mg/l | 294 | 295 | 302 | 出水 | mg/l | 33.7 | 35.8 | 37.7 | TN | 进水 | mg/l | 28.8 | 27.3 | 19.4 | 出水 | mg/l | 12.5 | 14.8 | 11.0 | NH3-N | 进水 | mg/l | 19.6 | 24.5 | 16.1 | 出水 | mg/l | 2.9 | 3.2 | 3.3 |
2013年6月,进水量再次增至28000m3/d,为原来设计进水量2.8倍,出水各项指标仍然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 总结 1. 尽管由于冬季的低温和与一般污水处理厂(HRT通常在6-10个小时左右)相比水力停留时间只有3.5-3.8小时,宁安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效果却非常好,COD的出水值在33-38 mg/L 之间(去除率88– 89%),氨氮的出水值为2.9-3.3 mg/L (去除率91- 93 %),完全满足一级A标准的出水要求。 2. 尽管进水COD和总氮浓度波动很大,但是运行却很稳定。通常因水温下降而导致硝化效率降低的现象在该厂冬季运行中没有得到体现,这也证实了在低温状态下使用LEVAPOR移动床生物膜技术硝化稳定性非常强。 3. 总氮的去除率比较高,这说明有很大部分在硝化阶段产生的硝态氮能在LEVAPORTM载体内部被反硝化,因为在载体内部能形成缺氧区。 4. 结果也证实了LEVAPORTM MBBR技术的所有优势。此外在投资和运行成本都很低的情况下该技术能非常有效和稳定地解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