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587|回复: 0
收起左侧

[节能交流] 我国连续20年氨排放全球第一 成雾霾重要因素-马后炮化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7 16:45:4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内容由马后炮化工转载自网络  中国大中城市近年灰霾或雾霾比过去多了。不少公众几乎能背出PM2.5的五大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污染、燃煤污染、施工扬尘以及外来污染。
  但是,真的只有这些了吗?如果你站在大地上,放眼四周,揣摩那些各种可能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源”,你就会想,也许有些东西,我们仍旧在忽视,需要持续的努力去探索和揭穿。
  比如,氨。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恶臭,极易溶于水,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氨与酸反应生成的铵盐,其质量浓度是科学家衡量氨对空气以及PM2.5影响的方法之一。
  最主要的两种铵盐——硫酸铵、硝酸铵——在PM2.5中的占比能有多高?多年从事PM2.5源解析研究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认为: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在轻污染天气中,两者的质量浓度总和大约占PM2.5的20%以下,但在重污染天里,则剧升至40%以上。
  空气中大量氨气从何而来?
  王跃思指出,中国农业大量施用氮肥以及持续扩大的禽畜养殖业是氨污染的最大来源,城市周边工业氨排放也是原因之一。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宇等人的研究发现,2006年中国的氨排放总量为980万吨,已经超过北美与欧洲的总和。并且,在过去20年间,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氨排放国家。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大气污染与控制教研所所长王书肖说,如果氨排放从2006年至2015年保持和以前一样的增速,“十二五”期间控制二氧化硫带来的颗粒物浓度的削减,会被氨排放增长所抵消。
  王跃思解释,燃煤、汽车尾气污染源等排放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先氧化成气态硫酸、硝酸,再与农业、工业排放的过量氨气中和,生成硫酸铵、硝酸铵颗粒物。“氨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这意味着当大气湿度增高时,氨会更容易与水进行反应,水又吸收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变成液相亚硫酸和亚硝酸。在合适的氧化反应条件下,就会转化成硫酸和硝酸,与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颗粒态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大气中的氨对颗粒物的形成和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大气霾污染的生成促进剂。”
  PM2.5和氨的关系虽是空气学者的常识,但目前对氨排放的研究并不充分。其中的秘密,仍旧期待更多的人去揭穿。(记者 冯永锋)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9 13:19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