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335 发表于 2010-7-17 15:01:45

分享:红外分光光度法(IR)

一、分析化学概述  红外线:0.76mm~500mm

  近红外区(泛频区) 13158~4000cm-1

  中红外区(基本振动区)4000~200 cm-1

  远红外区(转动区) 200~20 cm-1

  IR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引起

  几乎所有的化合物都有自己特征的红外光谱鉴定依据

  二、基本原理

  (一)分子振动与红外光谱吸收:

  分子基本振动形式:伸缩振动;弯曲振动(变形振动)。

  振动频率=入射的红外线振动频率相同时,分子对红外线产生吸收。

  (二)基频峰、泛频峰:

  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振动能级:基态(V=0)第一激发态(V=1)产生吸收峰。强度较大,最主要一类吸收峰。

  泛频峰:V=0V=2;V=3 倍频峰

  合频峰,差频峰。

  光谱变复杂,增加光谱特征性。

  (三)仪器分析特征峰与相关峰:

  特征峰: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特征吸收峰。

  相关峰:由一个官能团所产生的一组相互依存的特征峰相关吸收峰。

  用一组相关峰确定一个官能团的存在光谱解析的一条重要原则。

  (四)吸收峰的位置与强度:

  吸收峰的位置:振动能级跃迁所吸收的红外线的波长或波数。

  红外光谱的解释经验式

  某些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吸收位置相对稳定。

  (P308页表25-2 光谱的九个重要区段)

  吸收峰的强度:振动时瞬时偶极矩的变化直接相关。

  3. 特征峰与指纹区:

  (1)特征区:4000~1250cm-1,特征频率区

  吸收峰较疏,易辨。

  含氢原子的单键,各种叁键,双键的伸缩振动的基频峰。

  含氢单键的面内弯曲振动的基频峰。

  a 1900~1650 cm-1,羰基峰很少与其它峰重叠,谱带强度很大最易识别的吸收峰,最受重视

  (2)指纹区:1250~400 cm-1,低频。

  化学结构上细小差别指纹区明显差别。

不错的相关资料,大家可以看看:《经验:红外光谱上的基频峰与泛频峰》《经验:红外光谱分析的优缺点》

  三、仪器分析光谱解析

  光谱解析程序:

  先特征区,后指纹区;先最强峰,后次强峰;先粗查,后细找;先否定,后肯定。

  先根据第一强峰的峰位查找光谱的九个重要区域表归属

ttkl533 发表于 2010-7-19 14:51:19

感谢共享Q!!!!

znw2005 发表于 2010-9-7 05:24:52

学习学习啊,谢谢分享啦。

老大he璐璐 发表于 2011-2-28 11:26:01

学习啦~~谢谢楼主~~

麦角酰胺 发表于 2010-7-17 15:01:45

还以为是新的分析手段呢,原来就是红外光谱啊

龙回首 发表于 2010-7-17 15:01:45

用过但是一直没有搞明白,压过盐片用标准测试版测试仪器,但是还是不明白仪器的分析原理,谢谢楼主

hanpingsiping 发表于 2010-7-17 15:01:45

红外分光光度法(IR)
- 本文出自马后炮化工论坛,原文地址:http://meng.horse/thread-5547-1-1.html{:1106_362:}

chenhaijunsjy 发表于 2010-7-17 15:01:45


用得上,非常给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红外分光光度法(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