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3622|回复: 1
收起左侧

[讨论] 求助 板翅式换热器中流速和通道层数的确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22:17:0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五哥 于 2015-3-12 01:54 编辑

在手算板翅式换热器(空分装置中的过冷器)时,会遇到通过假设流速计算通道层数或者假设通道层数计算流速的问题,为使通道层数达到规范,或者流速合理,求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2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8 22:17:09 显示全部楼层
西米浩 发表于 2010-6-10 22:45
恩,这个质量流速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来定,如果翅片的毛刺少,阻力和计算阻力接近就可以把质量流速取高点, ...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实际生产中 翅片的毛刺不固定的。有的大有的小。

还要根据模具的好坏来确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00:05:15 显示全部楼层
查下计算换热器的书,标准好像没有流速这个,我确定.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22:20:04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板翅式换热器的书不多 貌似应该假定一个流速,然后通过不停的计算 向规范的通道数靠拢

已抛锚 成长值: 47315

发表于 2010-6-10 22:45:00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个质量流速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来定,如果翅片的毛刺少,阻力和计算阻力接近就可以把质量流速取高点,但是如果阻力比理论阻力大得多久需要取小点,流速的选取主要是各公司经验得来的,而且不同流体所取质量流速也不相同,这个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
发表于 昨天 07: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在板翅式换热器(PFHE)设计中平衡流速与通道层数,需要结合传热需求与压降限制。具体操作可参考以下步骤:

1. **明确设计边界条件**
- 记录工艺参数:流体流量(工况流量需换算至操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允许压降(通常主侧≤50kPa,次侧≤30kPa)、温差要求(对数平均温差LMTD控制在15-30℃较经济)
- 收集物性数据:重点关注粘度(影响Re数)、比热容(影响热负荷)、导热系数(影响传热系数)

2. **初选流速范围**
- 液体介质:空分过冷器常用液氧/液氮,建议流速0.8-1.5m/s(兼顾传热与防振动)
- 气体介质:主换热器侧建议3-8m/s(避免过低压降导致设备体积过大)

3. **结构参数预设**
- 翅片选型:锯齿翅片(传热系数比平直翅片高30%)、高度6-12mm(过冷器常用9.5mm)
- 流道布置:确定错逆流方式(空分常用逆流+多股流布置)

4. **核心计算流程**
(1)单通道流通面积计算:
A_channel=翅高×翅间距×(1-翅片占空比)
例:9.5mm高翅片,2mm间距,0.2mm厚铝翅片,占空比=0.2/(2+0.2)=9.1%
(2)总流通面积A_total=体积流量Q/初设流速v
(3)通道层数N=Round(A_total/A_channel)(需向上取整保证换热面积)

5. **压降校核关键点**
ΔP=0.5×f×(L/Dh)×ρv + 局部阻力
- 摩擦系数f:Re<2000时按层流计算,Re>3000用Gnielinski公式
- 当量直径Dh=4A_channel/湿润周长
- 局部阻力包含进出口损失(通常占10-20%总压降)

6. **迭代优化策略**
(1)首轮计算后若压降超标:
- 优先调整翅片参数(增大间距可降低压降但需增加层数)
- 次选降低流速(需验证能否满足传热需求)
(2)传热不足时处理:
- 改用强化翅片(如穿孔翅片传热系数提升15-25%)
- 增加通道层数需同步核算压降

7. **工程经验修正**
- 层数控制:空分过冷器常用20-40层,单层压降宜控制在1-2kPa
- 流速余量:设计值应留10%调节空间应对工况波动
- 制造约束:层数需符合钎焊工艺限制(通常单台≤60层)

8. **手算简化技巧**
(1)采用修正的Kays&London关联式:
Nu=0.023Re^0.8Pr^0.4×(翅片特性修正系数)
(2)压降速算公式:
ΔP=(2.5×10^-5)×L×v^1.8/Dh^1.2 (适用于铝制锯齿翅片,单位kPa)

案例:液氧过冷器设计
工况参数:流量15m/h,允许压降35kPa,冷端温差5℃
试算过程:
1. 取v=1.2m/s
2. 9.5mm翅片通道截面积0.0017m
3. 理论层数=15/(3600×1.2)/0.0017≈2.04→取3层
4. 校核实际流速=15/(3600×3×0.0017)=0.82m/s
5. 计算压降=28kPa(符合要求)
6. 传热校核:满足过冷度要求

注:当层数计算值在临界点时(如2.04层),需对比2层与3层的综合性能,通常取3层更安全但会增加设备成本。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3 12:29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