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4035|回复: 2
收起左侧

[求助] 换热器利用过热蒸汽换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 19:35:0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五哥 于 2015-3-12 01:38 编辑

换热器利用过热蒸汽换热(160℃,0.5MPA),过换热后,变为液相蒸汽,在换热器模拟中可以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 19:35:02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过热蒸汽换热,不如饱和蒸汽效果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 19:35:02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 19:35:02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换热时候,工业蒸汽的温度变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 21:16:29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可以。但可以预见,过热蒸汽的“过热”部分并不能贡献多少热量!

点评

恩,我又做了一下,换热以后蒸汽的温度能下降到露点温度一下,应该是可以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8-3 10:40
发表于 2011-8-3 07:57:04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可以使用的

点评

嘿嘿,学习了,谢谢指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8-3 10:41
发表于 2011-8-3 08:50:02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主要还是靠相变传热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0:40:44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又做了一下,换热以后蒸汽的温度能下降到露点温度一下,应该是可以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0:41:39 显示全部楼层
落叶 发表于 2011-8-3 07:57
这个是可以使用的

嘿嘿,学习了,谢谢指导。


格子公主于2011-8-3 10:42补充以下内容:
大家一起学习{:1106_382:}
发表于 2011-8-3 10:51:32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做的,利用相变的潜热换热。

点评

嘿嘿,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8-3 10:55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0:55:23 显示全部楼层
bblovelp 发表于 2011-8-3 10:51
可以做的,利用相变的潜热换热。

嘿嘿,谢了
发表于 2012-9-29 16:50:49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请教大家,蒸汽可以全部冷凝吗?冷凝水的温度是蒸汽的温度吗
发表于 前天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很典型,咱们分几个关键点来说:

1. 过热蒸汽参数核查
160℃、0.5MPa(表压约0.4MPa绝压)状态下,查水蒸气表:
- 对应饱和温度约151.8℃(使用IAPWS-IF97公式计算)
- 实际蒸汽温度比饱和温度高8.2℃,属于轻微过热状态(过热度不足10℃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2. 相变可行性分析
在换热器内完成气液相变完全可行,但要注意:
- 必须保证换热管壁温度低于当前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 需要足够的传热温差(LMTD对数平均温差)驱动冷凝过程
- 实际设计中建议保留5℃以上的过冷度(subcooling)以避免闪蒸

3. 模拟关键设置
用ASPEN或同类软件模拟时重点关注:
- 物性方法选Peng-Robinson或STEAM-TA(专门针对水蒸气)
- 设置压降参数时建议不超过0.02MPa(防止饱和温度漂移)
- 分段建模更准确:过热段(显热传递)→饱和段(潜热传递)→过冷段(显热传递)

4. 工程实践注意点
- 换热器选型优先考虑釜式再沸器(Kettle type)或降膜式
- 控制蒸汽侧流速在15-25m/s范围(防止液膜过厚)
- 设置坡度排水(坡度≥1:100)
- 加装破虹吸管(anti-syphon)防止水锤

5. 常见问题诊断
如果模拟出现不收敛或相态异常:
- 检查是否出现温度交叉(temperature cross)
- 确认分段节点的相态转换设置
- 尝试改用Rate-based模型替代Equilibrium模型

实际案例中,这种轻微过热的蒸汽冷凝经常用于导热油加热系统,关键是要保证冷凝液及时排出,避免形成蒸汽锁(vapor lock)。建议在换热器出口加装疏水阀组(steam trap station)并设置视镜观察排水情况。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6 01:13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