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43455
|
4月4日,盐城市提出彻底关闭响水化工园区,支持各地区建设“无化区”。虽然这则消息发布于清明假日,但仍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 这条消息下的许多留言表示,这是典型的“一刀切”。整治甚至关闭严重违规的危化品企业理所应当,但“一刀切”式地关闭整个园区,不仅伤及无辜,而且因噎废食。因一次事故就建设“无化区”的提法更匪夷所思。
有人诘问,森林发生大火,会不会搞“无林区”;桥梁塌了,会不会搞“无桥区”;出现了空难,会不会禁飞……
还有的诘问:关闭化工园区,是为了掩盖当初规划的错误、后来管理的问题?还是一了百了?化工企业搬迁重建的代价谁来承担?
消灭了化学工业,难道就安全、环保了吗?没有化学工业,靠什么去支撑现代的工业、农业、军事、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怎样去改善人民的生活,如何迈向小康社会?
还有人进一步探究:化工园区关闭后将用于什么用途,如何修复土地,这些有深入的思考了吗?
如此诘问,不无道理。
不遵循规律,粗暴干预企业,前有招商引资“挖到篮里就是菜”,后有出了问题“一刀切”地关停企业,在事故还没有调查结论的情况下就急切地“壮士断腕”。这种做法不仅简单粗暴,而且是逃避问题、推卸责任,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是典型的不担当、不作为。
关闭化工园区甚至建设“无化区”,对下游行业和实体经济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需要理智、科学地考量。事故发生后,组织专家深入调查,找出本质问题和直接间接原因,探寻解决方案;同时吸取教训,从技术、装备、人员等方面入手,更好地管理化工园区,实现本质安全,才是正解。
4月8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主持召开的省委常委会强调,化工是全省支柱产业,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化工产业,坚持分类施策,系统推进全省化工产业整治提升。对符合安全生产、环保标准的企业要支持技改和完善产业链,要统筹规划,一企一策。这是对化工产业发展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化工园区是我们经过对化学工业发展规律的长期研究、总结而于上世纪90年代末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园区化可实现集中管理、上下游一体化,是一种更加安全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许多化工园区的发展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考察时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不能搞破坏性开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有序、高质量发展。
因此,不能因一次特别重大事故而否定园区内的其他化企,更不能以此否定化工的园区化发展乃至整个化学工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