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817|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业新闻] 低碳经济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7 09:03:4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帖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494637.htm?fr=ala0
摘要:
一、 何谓低碳经济
二、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世界中的中国
四、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的观点
五、“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
六、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七、保定市:走在低碳路上的“中国电谷” “中国电谷”的新能源情结节能减排 “太阳能之城”的低碳探索 数字说话
八、国内部分“低碳经济”相关文本
发表于 2010-3-23 11: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 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 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 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 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 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 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 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历史发展】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 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 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2006 年,前世 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 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 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 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 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 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 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 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锦 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
  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 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 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 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 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 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 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2008年,应低碳经济的趋势,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新的项目《减碳 技术咨询服务》,并与服务企业近百家。项目包括评估减碳空间、实施减碳措施、评价减碳效果、形成减碳报告。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 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 协议书》。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 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 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 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9年,深圳市能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沃尔玛2009年供应商能效提升 项目启动大会并作大会发言。与会者对提出的低成本节能思路和方法非常感兴趣,给予了积极评价,纷纷咨询。 作为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实施了一项可持续发展计划,作为计划的一个部分,要求其供应商2009年相对2007年单位产品能耗下降7%,2012年 下降20%。 鉴于大多数供应商对达成节能目标可能缺乏方案,沃尔玛本次大会也邀请了十几家能源服务商为供应商提供节能咨询服务。 深圳市能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顾问多年的服务经验,可以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优质的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 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 要手段。
  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 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不 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从现 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 “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 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 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 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2009年12月,深圳市高交会中,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 专业从事节能减排诊断服务、节能量验证、ISO14064GHG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盘查、减排、验证服务商也参加在其中,有5年历史的宗兴环保是首次参加 高交会,他们原来服务对象主要面向专业市场,现在要面向大众市场了。刘董解释说:“就象我们每年要做体检一样,企事业单位的节能减排设备同样需要经常体 检,而我们扮演着‘体检医生’的角色,帮企业查出病源,然后向他们推荐最新、最可靠、最合适的换代设备。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能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 段,基本上每个企业都有30%以上的节能空间。我们诊断过的300余家企业,百分之百存在不同程度的节能、节水空间,在实施了改进方案后不但取得了可观的 经济效益还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我们将以‘低碳经济导航’为经营使命,矢志成为低碳技术服务行业的领先者,企事业单位身边的‘节能减排医院’”。 2010年由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ISO14064-1:2006GHG温室气体排放盘查、验证研讨会将于3月12日在深圳市留学人员(龙 岗)创业园召开,欢迎低碳技术服务者踊跃报名参加。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 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 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学者观点】
  张坤民:采用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如 果能在中国付诸实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牛文元: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 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 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
  李旸: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中国巨大社会浪 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 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 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叶文虎:中国文化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来已 久,即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企业经营,应当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肩负起社会责任。
  陈佳贵:保护气候已经刻不容缓。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应当,而在于谁和如何采取行动。实 现低碳经济要求人类行为方式上的转变,以避免奢侈和浪费的碳排放。
  何建坤: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 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夏堃堡:低碳经济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一种是低碳消费,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 式。
  潘家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不 可能在减排方面“唱高调”,应强调节能优先,从节能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致性上,强调低排放发展。
  胡鞍钢: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 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
  张世秋: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 技术的革新,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庄贵阳:低碳经济区将成为中国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示范区、未来中国大规模经济转型的实验地。低碳 经济区的建立与否及如何建立,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政治远见和政策水平。
  张世钢: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各利益悠关方应当 建立创新型伙伴关系,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林辉: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
  鲍健强等:我们既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入手,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也要从产业链的各个 环节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建筑、 低碳交通等,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邹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在即。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谈判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 骥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指出,碳排放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稀缺的战略资源,中国必须像扞卫领土一样寸土必争,扞卫碳排放的「新边疆」。同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 临很多挑战,必须冷静对待,防止大跃进。
  杨金贵: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 际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 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重要途径】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 “氢能经济”“生 态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 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从世 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 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 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的环境日主题提示人们,“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 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 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 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 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 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 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今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 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 ——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 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关联型环保意识不仅能引导公众明白“限塑就是节油节能”,也引导公众觉悟到“节水也是节能”(即节约城市制水、 供水的电能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 “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车市销量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其中高档大排量的宝马进口车同比增长 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运动车SUV同比增长48。8%。与此相对照,不少发达国家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一概反对 小汽车进入家庭, 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 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国内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成了炫耀型消费生活的嗜好。有 些城市的重点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辆私家车将周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 便利”,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另方面,人们的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 以多耗能源、多排温室气体为代价生产的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肥胖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又嗜好在耗费电力的人工环境,如空调健身 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其环境代价是增排温室气体。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 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低碳饮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目前我国国民的日常饮食,是以大米小麦等 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而低碳饮食可以控制人体血糖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长期还会有保持 体型、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等益处。但由于目前国民的认识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即转变。因此,低碳饮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过 相信随着人民大众普遍认识水平的提高,低碳饮食将会改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 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 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责任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众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 作,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 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 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 动”。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

【面临挑战】
  
四大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 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 业、能源、技术、贸 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 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 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 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 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 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 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 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 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 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 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 中国的沉重负担。 
  
低碳取舍

   中国电谷为了 低碳“取”与“舍”:
  保定市:走在低碳路上的“中国电谷”
  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在这两个重大选择面前,保定必须在 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选择河北保定作为走近低碳经济实践篇的采访对象之一,是因为保定创了两个“低碳”第一:
  一是2008年12月24日,保定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与此配套的 《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草稿)也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保定市发改委联合制定完毕。这是首个以政府文件形式提出的促 进低碳城市发展的文本,它标志着保定城市发展步入了以能源节约、新能源推广应用和碳排放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模式。
  二是在河北省年初公布的2008年经济发展统计报告中,保定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地方一般财政 收入增速,双双第一次冲上河北第一的位置,其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增速更是高达40%。
  “这让很多人吃惊,但我们自己知道,它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保定市委书记宋太平在接受本报记 者独家专访时,以纵横两方面一系事实和数据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保定经济之所以能逆势而上,是区域产业定位准确所致。“依托历史基础,确立以 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保定逐步找到了一条既切合实际又具备潜力的低碳发展之路。实践证明,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保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然而, 作为大北京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结点,保定的发展既得益于这一区位,同时又受限于这一区位。
  “肩负着保护白洋淀、维护京津生态安全以及农副食品供给的重大责任,保定必须要有大局意识。” 保定市市长于群在接受采访时说,保定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在这两个重大选择面前,保定必须彻底舍弃高消耗、高污染、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绿色通道”呢?保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保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保定的产业基础源于“一五”时期国家在此建立的保定天威、风 帆、乐凯等8大企业,涉及机械制造、棉纺、造纸、化工等产业领域。
  2000年前后,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发展不景气、效益下滑的现象,而作为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 技术开发区之一的保定高新区,也面临着产业规模小、缺乏特色和竞争力的困扰。
  如何依托高新区,选择既切合当地实际又具有潜力的产业作为发展支撑,成为保定亟须解决的一道难 题。保定市委、市政府冷静地分析了自身产业结构和发展优劣势,最终确立了以“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为突破口、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科学的决策和因地制宜的选择,为保定发展注入了活力,长期徘徊不前的保定高新区第一次实现了 “柳暗花明”的飞跃。
  类似这样“取”和“舍”的故事,在保定还有很多。
  2006年初,保定市委、市政府借鉴美国“硅谷”的发展经验,依托天威、中航惠腾、风帆、英利 等一批骨干企业,审时度时地提出打造“中国电谷”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迅速吸引了包括中国兵装、国电集团、中航集团等在内一批大型企业的产业项 目。
  “由于当时保定城市总体规划尚在调整中,又加上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项目等地’现象非 常突出。”于群回忆道,“当时我们高新区已经规划好了文体、会展、行政和商务4大中心,但由于种种原因,这4大中心的5400亩用地一直闲置着。把宝贵的 土地资源留给产业项目,还是继续启动这几大中心的建设,成为保定市委、市政府需要尽快做出的一个选择。”经过综合考量,反复权衡,市委、市政府最终做出了 “调整4大中心建设用地、优先用于产业发展”的决策。
  “这一决策迅速促成了一批产业支撑项目的开工建设,比如总投资30亿元的英利三期工程、总投资 126亿元的六九硅业等。这些位于价值链高端的‘大块头’,将为保定在新一轮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中赢得更多话语权!”于群信心十足地说。
  保定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启动 “中国低碳城 市发展项目”,保定与上海共同入选首批试点城市;同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续能源生产的“电谷”》的研究报告,充分肯定了 保定市在助力中国乃至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008年12月24日,保定市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低碳保定” 的建设正式启动,“中国电谷•低碳保定”成为保定新的城市名片。
  “如果说建设‘中国电谷’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增长点的话,‘低碳保定’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 念。”于群说,“这一理念的形成,得益于我们对新能源产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发展理念更深层次的思考。‘低碳保定’就是要让新能源支撑我们的发展、融 入我们的生活、承载我们的未来。”
  
能源情节

   “中国 电谷”的新能源情结:
  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保定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拉动力最强的支撑产业,因为新能源,保定重新回到 了人们的视野 。
  “我有幸到河北保定调研过,那儿的低碳设施让我吃惊,新能源份额占到10%!说保定有一种新能 源情结,一点也不为过。”不久前,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一位名叫大卫•泰菲尔德的低碳专家,这样描述他眼中的保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原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学禄见证了“中国电谷”从无到有、从小 到大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方面,保定已具备了系统的发展思路与产业体系,形成了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设备制 造六大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已超过160家。
  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建领给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环境下,“中国电 谷”2008年依然保持了主要经济指标40%以上的增速,实现销售收入260.5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 82.7%。
  在保定“中国电谷”,还诞生了若干个“中国第一”:
  这里有我国惟一一家全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世界上最大的 光伏电站项目62兆瓦葡萄牙茂拉光伏电站就是由该公司承建的,目前已并网发电。
  2008年英利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目前,该公司依然保持着光伏电池每瓦主原料硅和非硅 成本消耗量最低的世界纪录。
  由15位院士参与成立的我国第一个大功率风力发电叶片研发中心———保定华翼叶风电叶片研发中 心也建设在这里,其自主研发的2兆瓦风电叶片已成功下线,3兆瓦海上风机项目已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目前,“中国电谷”已经形成涵盖风电叶片、整机、控制等设备产业体系,其中中航惠腾公司已成为 国内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叶片产量突破4000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国电联合动力公司2008年实现100台1.5兆瓦级风电整机生产目标, 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一举进入国内风电整机五强行列。
  在节电领域,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套高压大容量电机串级调速系统,以大型电动机节能内馈调速技 术、串级调速技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项目,将为改善我国大型电动机耗能过高、实现节能减排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中国电谷”还与华北电力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 系,共同组建了国内第一家可再生能源学院,为新能源研发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截至2008年底,中国电谷累计售出光伏产品与风电产品分别为500兆瓦和5089兆瓦,相当 于减排二氧化碳1064万吨,为缓解全球气候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保定,市长于群还有个“新能源市长”的称号————“我很乐意这样的叫法,到保定工作3年 来,我明显感受到了人们对于新能源认识的变化与深入,这一点我很欣慰。”
  让于群更欣慰的是,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保定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拉动力最强的支撑产业,在连续 多年的发展中,因为新能源,保定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来自保定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新能源产业占保定市工业的比重约为14%左右,对该市工业的贡献 率约为23%,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支撑。
  目前,中国兵装集团、国电集团等一批央企已相继加盟“中国电谷”建设,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体的 “中国电谷”金融平台建设全面启动,保定先后被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认定为全国惟一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再通过10年的努力,我们将把‘中国电谷’建设成一个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利税超 200亿元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发展基地,建成国内最大、面向世界的新能源产业领军城市。”于群说。
  节能减排
  减碳经济就是首先要考虑最省钱的减排办法。减碳经济40%的份额可以通过节能的办法,其中建筑 节能的方法是最经济的,建筑节能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可节省100美元,提高燃油经济性只能节省80美金。剩余60%的减碳要通过减排实现,包含混合动力、煤 电和太阳能减排,这其中太阳能减排是比较经济的方案,减排1吨只花费30美元,混合动力减排1吨要花费100美元。
  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 备和节能材料等。
  火电减排方面,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来自电力行业,而在全世界所有的火电厂中,煤 电就占了72%。美国的标准是,2015年后新燃煤电厂每兆瓦时二氧化碳排放少于1100磅,2020年后少于800磅。火电减排需要发展清洁煤技术 IGCC和CCS,在输配电环节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和无功补偿技术。
  新能源汽车方面,美国汽车能耗标准是,到2020年油耗要比目前降低40%,达到平均行驶 100公里油耗约6.7升的水平。在我国,财政部等四部委日前决定在上海、北京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市在公交、 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最高每辆可获60万元的财政补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 材料,其中我们最看好动力电池材料的投资机会。
  建筑节能方面,美国对建筑减排的标准是,到2016年建筑能效提高60%。建筑节能包括节能门 窗,门窗是能耗最大的,占50%;外墙保温材料,外墙保温占30%;节能灯具和家电,灯具及家电占了20%。
  美国的工业减排新方案目标是,2002至2012年间总共削减1亿吨工业碳排放,其中2012 年削减200万吨。在美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不到20%,日本不到30%,而中国占比却高达70%,高能耗增长困局亟需打破。工业节能包括高效 电机、热电联产、余热利用等。
  循环经济包括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再生资源回收。中国95%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 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营业用水等均取自于矿产资源。在现实矿产资源开发生产活动中,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与发达国家50%的矿 产资源总回收利用率相比,我国仅为30%。全国可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400亿元,每年约有200-300亿元的再生资源流失浪 费。
  节能设备中,垃圾综合利用能创造2500亿元的效益。其中,垃圾发电的市场每年约400亿元; 钢铁工业领域低温余热发电的市场约合150亿元,如果再加上水泥、冶金、石化等其它行业的余热发电市场,则能达到400亿元左右。1立方米的瓦斯可以发出 3.2-3.3度电,如果我国瓦斯抽放量达到42亿立方米并被全部利用,可以发126亿度电,相当于增加570亿吨标准煤,可缓解能源紧张局势,同时,还 可减排6750万吨二氧化碳。
  节能材料的需求增长迅速,全球碳纤维市场正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全 球碳纤维需求量则达到3.2万吨/年,与2001年相比,增长78.3%,届时全球碳纤维的供给与需求将出现紧张局面。MDI(异氰酸酯)同样是建筑节能 材料的重要原料,在下游节能保温、胶黏剂与涂料、汽车工业和复合板材的应用领域, 2010年之前的年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8%、25%、20%和100%。苯乙烯则是最重要的建筑节能材料的原料,2000至2005年消耗量均增长 16%。2006年,中国苯乙烯进口依赖度为50%,在2010年之前,国内苯乙烯仍依赖进口。
  
低碳探索

   “太阳 能之城”的低碳探索:       一方面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保定正以建设“太阳能之城”为载体,努力做好低碳经济的“加减法”
  2007年以前,在保定城西北角,有一片2300多亩的空地,这里集中存放着热电厂产生的 2000多万立方米粉煤灰,每到冬春多风季节,西北风卷着黑煤灰直扑市区……
  如今,这个被市民称为“黑风口”的地方,正成为保定风电产业的“绿风口”————一个研发、制 造、零部件、原材料配套的风电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首期10个项目入园建设,预计投产后可实现产值百亿元。经过治理改造,困扰居民多年的污染也得到了彻底 根治,附近西廉粮村村民李金婷高兴地说:“过去一刮风,被子衣服都不敢拿出来晒,现在不落灰了,心里甭提多亮堂!”
  一方面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实施“蓝天行动”、“碧水计划”和“绿萌行动”,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 源产业,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保定正以建设“太阳能之城”为载体,努力做好低碳经济的“加减法”。
  作为建设低碳城市的重点内容之一,保定2007年提出3年建设“太阳能之城”的目标:通过在全 市范围内引导、推广应用太阳能产品,力争到2010年实现节电4.3亿千瓦时目标,减排二氧化碳42.8万吨。
  “保定有1100多万人口,财政并不宽裕,但在‘太阳能之城’建设上,我们开动脑筋、多措并 举,甚至是‘小题大做’!”保定市市长于群说,自2007年以来,保定在“太阳能之城”建设上已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目前已有105个居民生活小区 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市区101个主要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全部改造成太阳能控制。不久前,世界首座光伏发电与五星级酒店一体化建筑电谷大厦也在保定正式投入 使用。
  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新能源综合应用、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为保定市建设低碳城市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因成绩突出,2008年保定市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综合利用太阳能示范城市”称号,在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上,保定又前进了一步。
  在此基础上,保定市还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 创新、完善低碳管理,促进低碳规划的有效实施。由国内低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任顾问、保定市主要领导参与发起的“保定市低碳城市研究会”也即将挂牌成立。
  从传统的制造加工业到新兴的新能源产业,从培育、壮大低碳产业到低碳城市建设,保定经历了一个 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陌生到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一个由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低碳发展格局正在保定逐步形成。
  “在建设低碳保定的框架下,我们不仅要在产业上做好对接,在生活和消费上也要做好对接,这两方 面缺一不可。”保定市委书记宋太平强调说。
  数字说话
  二氧化碳与碳的换算 :
  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其计算是这样的:碳的分子量为12,二氧 化碳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CO2排放量的计算:
  CO2排放量计算关系式 Q=(E×A-B) ×R×44/12
  其中:Q — CO2排放量(t);
  E — 能源消费总量(MJ);
  A — 单位能源含碳量(t-C/MJ);
  B — 固碳量(t);
  R — 氧化率。
  能源消费实物量折算为能量单位,即 E=α×E0
  其中:α—能源折算系数(MJ/t)
  E0 —能源消费实物量(t)
  能源含碳量=E×β
  其中:β—能源潜在排放系数(t-C/MJ)。
  根据能源含碳量= E×β=E×A,所以β=A
  固碳量=固碳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能源)含碳量×固碳率
  净碳排放量=E×β-B=E×A-B
  实际碳排放量=(E×A-B)×R
  实际二氧化碳(CO2)排放量=44/12(E×A-B)×R
  能源折算系数,我国能源的地位发热值是以Kcal / kg(kcal / m³)为单位进行计算的,现在我们要换成GJ/ t为单位或GJ/ m³为单位进行计算,这样我们要按1cal=4.1868J 关系式进行折算。

【低碳产业】
  到 2020 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 8000亿元。
  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一直单纯强调GDP的增长,如今减排目标公布后,这种局面就需要在短时 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也需要新能源行业更快地发展与成熟。
  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新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规划将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能源行业,包括创新能力,产业 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电、太阳能产业链,形成了产业的群体,
  比如,光伏电池从最前端的硅材料,到生产多晶硅的原料,到铸锭、切片,生产电池,到生产组件, 到建立电站,有完整的产业群,通过政府宏观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导向下,我们的基础力量已经开始形成了。
  但是,与此相对应,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将遭到严峻挑战。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电力、铝业 等排放大户外,航空业也将可能遭受挑战。鉴于全球航空业每年大约排放6.5亿吨二氧化碳的现实,欧盟已经做出规定,在2012年以前,所有进出欧盟市场的 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都必须承担减排责任。这意味着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在内的11家拥有欧洲航线的国内航空公司都将付出巨额成本。
  因此,我们需要要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 倾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分布。
  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 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 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 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 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
  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 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总之,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必须通过 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无氟变频空调低碳产业链:
  有中国制造业巨头海尔率先发起全球低碳行动,主导组建了全球首条“无氟变频空调低碳产业链”。 首批加盟成员共八家,均是拥有全球顶级研发能力的供应商,包括三菱、霍尼韦尔、金龙、三花、菱电、松下、台达、瑞萨等。这一全球性产业链,以“双百方针” (即定频空调100%一级能效、变频空调100%无氟)为指导,彻底颠覆了传统供需模式,代之以用户需求为起点、即需即供的模块化新模式,将全面加速普及 无氟变频空调,为全球用户提供舒适空气最佳解决方案。
  对此,作为目前中国可对企业减碳状况进行“测量、报告、核证”资质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做出高度 评价。陈伟副主任表示:海尔空调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助力全人类、全球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次伟大创举,标志着中国企业成功向低碳经济进军的开始,更将为国内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经济藻及能源藻产业
  藻类的养殖是对二氧化碳最快的消耗,比如说生产天然虾青素的而养殖的雨生红球藻(一种单细胞的 经济藻),每100ml的藻液18g左右的二氧化碳,藻类是一种浮游植物,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除了少量的氮、磷、钾外绝大部分需要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转化为藻类的细胞壁、以及脂类和多糖类,因此大力发展经济藻以及产油的能源藻是消耗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石油是经过千万年的碳氢化 合物演变而来,养殖藻类就是缩短这个变油的进程。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充分利用CO2变成生物柴油,好处是消耗了CO2,变成了储藏的我们急需要的能量,关键 是其效能远远大于普通植物对CO2的消耗量以及对太阳能的利用。荒山滩头均可养能源藻类,而且可以立体养殖。因此值得大力发展。

【相关图书】
  《清洁农作和林作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作者:林而达编译 页数:224 Publishing:科学Publishing 出版日期:2009.02
  简介:本书是第一部综合性的有关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指导手册。本书在建立完善、可靠的温室 气体减排交易机制方面,对美国的农业生产者、造林者、土地管理者、咨询顾问、碳交易中介人、投资者、政策制订者和其他对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交易感兴趣的人士 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低碳经济 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
  作者:蔡林海著 页数:262 Publishing:经济科学Publishing 出版日期:2009.8
  简介:历史经验表明,危机和机遇并存,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百 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冲击了各国经济,但也推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创新。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籍的,也是长远的、全方位的,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合作,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共同应对。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 化和经济增长双赢的创新。如果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到人类生...
  《低碳经济论》
  作者: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 页数:703 Publishing:中国环境科学Publishing 出版日期:2008
  简介:本书分四部分:挑战篇、博弈篇、能源篇、社会篇。收录的文章有:《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 临的挑战》《气候变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迈向低碳社会的潮流与对策》《依法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几十篇。
  《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
  作者:庄贵阳著 页数:172 Publishing:气象Publishing 出版日期:2007
  简介: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强度方面不仅目标雄心勃勃,而且已经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 力。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20%的目标就是一项重要的低碳经济发展行动。然而,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 扩张期,即便实现能源强度下降20%的目标,也只能做到相对的低碳发展。 本书是基于作者的博士论文和英国全球机遇基金项目通过激励机制促...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 2009 “两型社会”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
  作者:张萍主编 页数:508 Publishing:社会科学文献Publishing 出版日期:2009.08
  简介: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二个层面对率先开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的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剖析。书 中作者重点论述了2008年试验区在改革建设的几个重点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实际效果;围绕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五大工程和推进十大改革从不同侧面作了专 题性研究,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关联问题,“两型社会”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问题,以及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资源环境...
  《绿色经济》作者:张叶 张国云 著
  出版:中国林业Publishing  责任编辑:刘先银

【相关文本】
  《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 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编著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国新办
  《中国应对气候国家方案》国家发改委等
  《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会议记录》国合会
  《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杨邦杰
  《低碳经济:城市发展道路选择》李旸
  《低碳经济论》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
  《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张坤民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何建坤
  《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的作用机理》薛惠锋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夏堃堡
  《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与中国的努力》徐华清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转型》钱俊生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分析与创新示范》温宗国
  《低碳经济(LCE):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鲍健强
  《45%的减排目标与低碳产业链的打造》包兴安
  《海尔携八大供应商共建首条无氟变频空调低碳产业链》黄艳秋 
  12

低碳经济股票有哪些?
  核心提示:天威保变(600550)、孚日股份 (002083)、岷江水电(600131)、生益科技(600183)、维科精华(600152)、安泰科技(000969)、长城电工 (600192)、乐山电力(600644)、华东科技(000727)、春兰股份、威远生化(600803)、力诺太阳(600885)、西藏药业 (600211)、新华光(600184)、特变电工(600089)、航天机电(600151)、南玻A(000012)、交大南洋、杉杉股份 (600884)、王府井(600859)、风帆股份(600482)、金山股份(600396)、湘电股份(600416)、粤电力A(000539)
  节能环保
  中原环保(000544)、菲达环保(600526)、创业环保(600874)、龙净环保 (600388)、合加资源(000826)、泰达股份(000652)、ST方源(600656)、长征电气(600112)、岷江水电、华仪电气 (600290)、中环股份(002129)、东方电气(600875)、金风科技(002202)、天威保变、有研硅股(600206)、鲁能泰山、大 港股份(002077)、乐山电力、汇通集团(000415)、长城电工、鑫茂科技(000836)、京能热电(600578)、东源电器 (002074)、天奇股份(002009)、美菱电器(000521)、通威股份(600438)、北海国发(600538)、特变电工、湘电股份、赣 能股份(000899)、粤电力A
  太阳能  天威保变、孚日股份、岷江水电、生益科技、维科精华、安泰科技、长城电工、乐山电力、华东科技、春兰股份、威远生化、力诺太阳、西藏药业、新华光、特变电 工、航天机电、南玻A、交大南洋、杉杉股份、王府井、风帆股份、金山股份、湘电股份、粤电力A
  核能        中核科技(000777)、中成股份(000151)、申能股份(600642)、京能热电
  乙醇汽油   丰原生化(000930)、华润生化、广东甘化、华资实业(600191)、荣华实业(600311)、华冠科技
  氢能         同济科技(600846)、中炬高新(600872)、春兰股份、力元新材
  锂电池      稀土高科、澳柯玛(600336)、杉杉股份、TCL集团(000100)、维科精华
  垃圾发电   哈投股份(600864)、东湖高新(600133)、凯迪电力(000939)、泰达股份
  节能LED照明  方大A、联创光电(600363)、华微电子(600360)、上海科技、长电科技(600584)、ST福日
  绿色照明   浙江阳光(600261)、佛山照明(000541)、双良股份(600481)、同方股份(600100)、方大A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2:52:42 显示全部楼层
“乙醇汽油   丰原生化(000930)、华润生化、广东甘化、华资实业(600191)、荣华实业(600311)、华冠科技”
怎没有河南天冠啊?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1-8 03:19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