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新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以法律的形式提出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尚属首次。安全标准化之于企业,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以来,“安全标准化”这个高大上的名词瞬间就成为公司各种安全总结与交流的“座上宾”,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如何正确理解安全标准化的内涵?如何找准推行安全标准化的切入点?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鉴于此,笔者在此提出一二点拙见,以供参考。
实施安全标准化,其关键在于“标准”和“标准化”。所谓标准化,即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由此可见,标准是实施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而标准化又是制定标准的最终落脚点和目标。
故而,我们在推进安全标准化时,其关键就在于广泛地搜集所有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相关的“标准”(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并加以甄别和整合,形成适合企业发展所需的“标准”体系,在掌握的基础上,以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强有力的执行力将其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工作中,使其落地生根。如此,安全标准化才具有了持续向前推进的动力。
本质安全化的观点强调,安全管理要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因此,在安全标准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和岗位安全标准化为切入点。其目的就是,从管理上理顺企业的安全管理流程和内容,规范管理行为,杜绝管理缺陷;从技术上控制作业环境中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规范岗位操作流程上来约束作业人员的操作,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此,我们就掌控了与事故发生最为关键的三个因素。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不断完善我们的管理、规范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能无限的向本质安全化企业迈进,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