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296|回复: 0
收起左侧

全球甲醇“静悄悄” 唯独中国“要价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全球甲醇“静悄悄” 唯独中国“要价高”
2008/11/19/10:48

环顾全球甲醇市场,用一个公式概括:“弱需求+ 高库存 = 低价格 ”,在此情况下市场交易寂静无声也就不难理解。然而最近一周,中国市场连续几单外盘成交在200美元/吨甚至以上,国内寻盘热情逐渐升温。
    200美金/吨的成交,折合人民币在1750元/吨上下,虽然较当前现货价格略低,但其12月至明年1月的到货期使得不少终端用户望而却步,毕竟1月存在需求弱化和外商供应增加的双重压力。昨美国海湾大幅降价23美元/吨,至220美元/吨以下。中国市场在供需没有突变的情况下,为何敢于大面积接货呢?
    市场人士透露:此次积极询盘的进口商多为电子期货交易用户,200美元/吨的成交实为2008.12电子盘交割备货。一语道破天机,再看1月期货交易价格1900多元/吨的价格,恍然大悟。一进一出,净赚100元/吨。无怪乎“全球甲醇“静悄悄” 唯独中国“要价高”。
    在利用新的交易模式创造商机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谁将为此买单?是顺利转嫁到下游消费者?是最后一个轮高价接盘的进口商?是下一个高价接电子盘的买家?还是内地大量迫于成本压力停产、减产的甲醇厂家?

    谁又能保证12月的电子交易价格就不会涨而复跌?期货交易趋同的操盘方式究竟是种巧合?还是操盘者唯一可能赚钱弥补前期损失的唯一方式?
    截至目前了解,近期在200美元/吨上下成交的现货接近8万吨(不包括合同货)。可见的未来进口大量到货、3季度库区难觅、降价促销的场面会否重演?中国甲醇市场的平稳发展究竟该由谁来维护?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上述问题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当前中国市场的现状,值得我们警醒:全国中小型生产企业大量减产停车;各地主要生产商中平均停车比例也高达30%以上,艰难维持的企业平均开工仅在50%左右。 如果行业洗牌是不可避免的过程,那么如何在结果既定相同的情况下,让我们共同的市场尽量软着陆,而不是撞得头破血流呢?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4 07:31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