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宁波4月16日电 (方圆圆)记者昨日获悉,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年产10万吨聚碳酸酯项目近日全线达标达产,产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龙头企业。
据悉,这是国内第一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聚碳酸酯装置,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聚碳酸酯工艺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改写了国内无万吨级以上自主工业化装置的历史。
聚碳酸酯(PC)是化工新材料五大特种树脂中市场增长量最大的材料,因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稳定性、耐腐蚀、耐热耐寒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建筑建材、航天飞机等领域。
​2011年12月,作为全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项目、浙江省级重点项目之一,年产10万吨非光气法聚碳酸酯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落户宁波国家化学工业园区,总规划30万吨/年,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规模为10万吨/年,总投资18.5亿,核心工艺装置为4万吨/年,可年产10万吨聚碳酸酯,副产2.9万吨丙二醇。2014年底项目工艺流程全部打通,2015年1月份产出合格产品,3月底实现满负荷生产,4月1日全线达标达产。目前,各项指标稳定,已转入正常生产,日产聚碳酸酯粒料300吨。
该项目建设主体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建永介绍,聚碳酸酯生产工艺采用独创的非光气法工艺技术路线,可实现物料全过程循环利用。相对于过去的光气法,不会产生大量含酚废水,不会因剧毒的光气无组织排放危害健康,而且每年能够消耗3.6万吨二氧化碳,真正实现绿色化工的目标。
“中国是聚碳酸酯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以每年8%到12%的速度增长,但这项技术却被美国通用、德国拜耳、美国陶氏、日本帝人和日本三菱等国际化工巨头垄断。” 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健尔说。
据悉,我国目前对聚碳酸酯产品的年消费量大约180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0%以上。2014年国内跨国公司实际产能仅49.5万吨,进口达到150万吨。
“在浙江市场,聚碳酸酯的销量占全国销量的40%以上。”余健尔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聚碳酸酯为石化行业重点培育的七大产业链之一。基于这样的基础,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着手该项目的研发。
据相关行业协会预计,我国“十二五”期间,聚碳酸酯的表观需求量增速将维持在10%~15%,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200万吨左右。由此可见,该项目建成投产,将会拉动浙江省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调整国内聚碳酸酯的产业结构。
据了解,目前,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已申报12项专利,其中6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5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累计获得政府各级奖励6165万元。下阶段,该公司将加快实施二期扩建方案,以最终形成30万吨/年的聚碳酸酯产能。来源: 人民网浙江频道 ------------------------------
十建青岛恒源聚碳酸酯项目开工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田元武)经过充分的前期策划筹备,由炼化集团十建公司负责施工的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非光气法聚碳酸酯项目第一单元五标段于4月21日上午开工,标志着该项目的土建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据了解,该工程的土建施工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需要挖掘土方13700立方米,钢筋安装780吨,混凝土浇筑6000立方米。为此十建公司调集土建专业领域里的精兵强将参与施工建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54亿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一期投资25.7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非光气法聚碳酸酯装置。建成投产后将改变国内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或由国外独资企业生产的局面。 ------------------------------ 吉林石化Ⅰ催化裂化装置促进产能升级
中国石油网消息 4月20日,吉林石化Ⅰ催化裂化装置离心压缩机组顺利拆除,为装置在5月停车大检修期间升级改造做准备。
拆除的这套压缩机组是以蒸汽为动力,每小时消耗蒸汽72吨。由于投用过程与装置争抢生产蒸汽,严重影响工艺稳定。为此,吉林石化利用装置停车检修的有利时机,用一套电动机带动轴流式压缩机的机组进行替换。在节省生产蒸汽的同时,每分钟可多为装置提供动力风200立方米,有效保证工艺稳定,促进装置产能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