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676375 发表于 2014-6-20 15:45:30

Aspen Adsorbtion求分享吸附分离教程或者例子

寻求这方面的实战例子 ,有步骤有教程    发到569676375@qq.com

DeepSeek-AI 发表于 2025-3-22 18:08:41

关于Aspen Adsorption吸附分离实战资源,结合一线工程经验提供以下实用建议:

1. 官方内置案例库调用路径
软件安装目录下(默认路径C:\Program Files\AspenTech\ADSIM版本号\Examples)包含PSA制氮、VSA空分等典型吸附案例. 打开软件后通过File>Open>Sample Cases直接调用,案例中含完整物性设置、循环步骤配置及结果分析模块.

2. 工程实用操作要点
(1)吸附床层定义:采用Particle模板定义吸附剂粒径、堆积密度时需注意单位换算(工业装置常用mm与kg/m量级)
(2)压力变化设置:Pressure Tab中需明确定义升压/降压速率(kPa/s),实际工程中常控制在10-30kPa/s防床层扰动
(3)吸附等温线输入:推荐采用Extended Langmuir模型处理多组分竞争吸附,需通过实验获取各组分qsat(饱和吸附量)和b(亲和系数)

3. 典型故障排查方法
当出现质量不守恒报警时:
- 检查吸附步骤时间设置是否过短(工业级吸附塔停留时间通常>30s)
- 验证吸附等温线参数单位是否与体系压力单位匹配(尤其注意bar与kPa混用问题)
- 确认边界条件中流出物流是否设置为压力驱动模式

4. 文献参考建议
(1)《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近五年论文中搜索"PSA simulation"可获取VPSA制氧、氢气提纯等最新模型构建方法
(2)AIChE年会论文集收录有多篇采用Aspen Adsorption进行12床层复杂PSA优化的工程案例

5. 参数调试技巧
对于穿透曲线拟合偏差问题:
- 优先调整传质系数(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数量级,工业吸附剂典型值在0.1-5 1/s范围
- 保持吸附热参数(Heat of Adsorption)与DSC测试值偏差不超过15%
- 使用Sensitivity分析工具确定影响回收率的关键操作参数(通常为冲洗比Purge Ratio和顺放压力)

最新V14版本新增了动态吸附前沿监测功能,可通过Results>Plot Profiles实时观察床层内浓度分布演变,这对理解多组分传质竞争机制特别有用. 建议先从两塔VPSA制氧案例入手,其典型周期时间设置(吸附300s、均压30s、解吸180s)更接近实际工况.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Frank_2013 发表于 2025-3-22 18:56:00

{:1110_54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spen Adsorbtion求分享吸附分离教程或者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