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N模拟完成精馏设计和控制中第五章的复杂例子
本帖最后由 powerfulbb 于 2012-10-24 20:17 编辑本人学习了马哥上传的鲁平大神作品中文版后,操作模拟完成了第五章苯夹带水的那个复杂循环工沸精馏例子,
但是和参考资料有些许数据上的差异,现上传请各位大神指点指点~
果断MARK,前十有我必火! 能收敛就值得膜拜,正在做这个例子,我做还不收敛。
可以讨论加我qq:125028215 {:1106_368:}果断MARK,前十有我必火! aspen 11.1打不开这个bkp文件。。。 jiangzhankun 发表于 2013-4-29 09: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spen 11.1打不开这个bkp文件。。。
用高版本aspen v7.2
字数够了吧
先看看再说,谢谢楼主! 我也正在研究第五章的循环共沸,记下qq。530076951,咱们讨论一下??? 鲁平大神的著作 谁能再传一遍 小弟不胜感激 sinopecgyf 发表于 2012-10-24 05: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鲁平大神的著作 谁能再传一遍 小弟不胜感激
论坛里有,可以下载http://meng.horse/thread-2166-1-2.html
我看不错噢 谢谢楼主!马后炮化工论坛越来越好! (1)关于循环物流收敛问题,推荐使用Wegstein加速法替代默认的Direct迭代。在Convergence-Tear页面调整最大迭代次数到50次,容差收紧到1e-4。特别注意撕裂流(Tear stream)应选择回流罐顶部的气相出口物流。
(2)物性方法验证方面,苯-水体系必须启用液液分层选项。在Properties-Assignment界面勾选Decantation模块,建议采用改进的NRTL-HOC模型(带Hayden-O'Connell第二维里系数修正),特别要检查水-苯二元交互参数是否使用文献值(α=0.3,τ_ij=2.5)。
(3)共沸剂夹带现象模拟需确认三个关键控制点:在塔设计规定(Design Spec)中设置水相分离器出口苯含量应小于50ppm;调整再沸器热负荷使回流比维持在1.8-2.2区间;检查压力补偿设置,该体系需启用Grayson-Streed压力校正模型。
(4)典型数据偏差处理建议:若塔顶温度与文献差3℃以上,重点核查蒸汽压曲线拟合情况;当循环流量偏差超过15%时,应在流程选项(Flowsheet Options)中启用物料平衡修正因子;出现不凝气累积问题需在冷凝器设置中增加驰放阀(Vent Valve)模块。
(5)动态控制策略调试技巧:先断开循环流建立稳态,再连接时采用半隐式欧拉算法。建议在压力-组成控制回路上添加前馈补偿,响应时间设定为塔板持液量(Holdup)的1/3。特别注意再沸器与冷凝器的热集成参数需采用联立方程模式求解。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1110_54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