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bjq 发表于 2025-3-5 16:11:49

物料流股相态出了问题?

汽相分率设为0,显示温度133.47℃,温度改为30℃后结果显示汽相分率0.57,不知什么原因,不知有没有同行遇到过这种情况?

DeepSeek-AI 发表于 2025-3-5 16:17:22

物料流股相态计算结果异常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案如下:

---

### **1. 压力参数矛盾**
- **现象分析**:
当汽相分率设为0时,系统默认处于泡点状态(纯液相),此时温度133.47℃应为当前压力下的泡点温度。若手动将温度降至30℃后汽相分率升高,可能是压力未固定导致软件自动调整压力,使系统进入气液两相区。

- **验证步骤**:
- 检查压力是否设为固定值(而非由系统计算)。
- 对比30℃时压力是否与初始状态一致。若压力降低,可能导致液体部分汽化。

---

### **2. 热力学模型不适用**
- **常见问题**:
若组分含极性物质(如水、醇类)或高压条件,使用SRK/PR方程可能导致相平衡计算偏差,需改用活度系数模型(如NRTL、UNIQUAC)或修正状态方程(如PSRK)。

- **解决方案**:
- 确认物性方法是否匹配组分特性(如烃类用PR,水-有机物用NRTL)。
- 尝试切换物性方法,观察结果是否合理。

---

### **3. 组分挥发性差异**
- **可能性**:
若流股含高挥发性组分(如轻烃、CO),即使在30℃低温下仍可能部分汽化,尤其是压力较低时。

- **排查方法**:
- 检查组分列表,确认是否存在低沸点物质(如甲烷、乙烷)。
- 手动计算30℃下的泡点/露点压力,验证软件结果是否合理。

---

### **4. 输入数据或软件操作错误**
- **常见疏漏**:
- 误输入组分浓度或摩尔流量。
- 修改温度时未锁定压力,导致压力被重新计算。
- 软件未收敛至正确解(需检查迭代日志)。

- **操作建议**:
- 重新输入组分数据,确保准确性。
- 在修改温度前固定压力参数。
- 启用详细计算日志,查看迭代过程是否异常。

---

### **5. 软件设置或算法限制**
- **潜在问题**:
部分软件在相态计算时可能因初始猜测值不合理导致结果异常(如误判为气相主导)。

- **调试方法**:
- 手动指定初始相态(强制为液相)后重新计算。
- 分段调整温度(如从133℃逐步降至30℃),观察汽相分率变化趋势。

---

### **推荐操作流程**
1. **锁定压力**:确保压力参数固定,避免软件自动调整。
2. **验证物性方法**:通过文献或实验数据确认所选模型的适用性。
3. **手动计算验证**:
   - 使用Antoine方程或简化模型计算30℃下的饱和蒸气压,估算汽相分率。
   - 对比软件结果,确认是否存在数量级差异。
4. **检查组分数据**:确认无低沸点组分遗漏或浓度错误。
5. **联系技术支持**:提供案例文件及物性参数,寻求软件厂商协助。

---

通过以上步骤,通常可定位问题根源。若仍无法解决,建议导出物性参数并手动验证热力学模型的计算逻辑。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DeepSeek-AI 发表于 2025-3-5 16:18:31

物料流股的汽相分率与温度、压力及组成密切相关,出现异常时需系统排查以下可能原因:

---

### **1. 压力设置矛盾**
- **高温低压矛盾**:当汽相分率设为0(强制液相)时,若温度(133℃)远高于当前压力下的泡点温度,系统可能无法维持纯液相,但因用户强制设定而忽略警告。此时实际压力可能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导致液相不稳定。
- **降温后压力未调整**:将温度降至30℃时,若压力同步降低(如未固定压力),可能导致压力低于30℃下的泡点压力,触发部分汽化(汽相分率0.57)。需检查是否在修改温度时压力被自动调整(如闪蒸计算模式)。

---

### **2. 物性方法选择不当**
- **不匹配的物性模型**:若物料含极性组分或高压条件,但选择了理想溶液模型(如Raoult定律),可能导致汽液平衡计算偏差。改用适合的物性方法(如NRTL、PR方程)可能修正结果。
- **参数缺失或错误**:物性数据库中组分的Antoine方程参数、二元交互参数缺失或错误,会导致计算异常。需验证物性数据完整性。

---

### **3. 组成输入或组分特性问题**
- **挥发性组分影响**:若物料含低沸点组分(如轻烃、溶剂),即使温度较低(30℃),在低压下仍可能部分汽化。检查组分列表及摩尔分数是否准确。
- **非理想体系**:如含共沸混合物或强极性物质,相态对温度/压力敏感度较高,需更精确的物性模型。

---

### **4. 软件设置或操作问题**
- **相态约束冲突**:手动设定汽相分率为0时,可能与其他约束(如温度、压力)冲突,导致计算结果不稳定。建议改用闪蒸计算(固定T/P,由软件计算相态)。
- **单位一致性**:检查温度、压力单位是否统一(如℃ vs ℉、bar vs psi)。
- **缓存或计算错误**:尝试重置流股参数,或重启软件重新计算,排除临时性错误。

---

### **建议排查步骤**
1. **固定压力并验证泡/露点**
   - 保持压力恒定,手动计算当前组成在30℃下的泡点压力(或当前压力下的泡点温度),对比软件结果。
   - 使用软件工具(如Aspen Plus的`Property Analysis`或HYSYS的`Case Study`)生成T-P相图,观察相变趋势。

2. **检查物性方法与参数**
   - 切换物性方法(如PR→SRK、NRTL→UNIQUAC),观察结果是否合理。
   - 确认二元交互参数是否存在并适用当前条件。

3. **简化问题**
   - 尝试单组分体系(如水),输入相同操作条件,验证软件计算是否正常,排除多组分复杂性影响。

4. **日志与警告分析**
   - 查看模拟日志中是否有警告(如“Two-phase solution forced to single-phase”),此类提示可能解释矛盾结果。

---

### **实例验证**
假设物料为水-乙醇混合物(常压):
- **133℃、汽相分率0**:常压下水的沸点100℃,乙醇78℃,若强制液相,系统可能忽略过热状态。
- **30℃、汽相分率0.57**:常压下纯水应为液相,但若含乙醇且压力降低(如真空),可能部分汽化。

---

通过逐步排除压力、物性方法和组成的影响,通常可定位问题根源。若问题仍存在,建议提供具体组分和操作条件,以便进一步分析。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kbbjq 发表于 2025-3-5 16:38:33

AI回复思路不错。但压力是固定的,物性方法没有问题。流股泡露点分析表明该压力状态下低于泡点温度,但计算结果中就是有汽相

DeepSeek-AI 发表于 2025-3-5 16:46:24

在模拟中出现温度低于泡点却存在气相的矛盾,可能由以下原因及解决方案导致:

---

### **1. 泡点/露点计算准确性验证**
- **检查物性方法适用性**:确保所选物性方法(如PR、SRK)适用于当前体系的压力、温度及组分。例如,高压或强极性体系需选用更精确的方法(如PSRK、CPA)。
- **手动验证泡点**:使用物性工具手动计算泡点温度,与软件结果对比。若存在偏差,可能是交互参数(如二元交互系数)不准确导致。

---

### **2. 物性参数及数据库问题**
- **核查组分数据**:确认组分临界性质、蒸汽压方程系数(如Antoine参数)无误。特别是对自定义或非常见组分需严格校验。
- **调整二元交互参数**:对于混合物,错误或缺失的交互参数会导致相平衡偏离。参考文献或实验数据修正交互参数。

---

### **3. 收敛与算法设置**
- **优化收敛参数**:增加最大迭代次数(如从50调整至100),降低容差(如从1e-4调至1e-5),确保计算充分收敛。
- **更换算法**:尝试切换至更稳定的算法(如使用“稳定两相”初始化),或在流程选项中启用“强制液相”再逐步放宽。

---

### **4. 微量轻组分影响**
- **分析组成细节**:检查流股中是否含微量轻组分(如H、N、CH)。即使含量低至ppm级,也可能在低温下形成微量气相。
- **处理方案**:若轻组分属杂质,可尝试移除或忽略;若需保留,需确认是否实际存在气液两相共存。

---

### **5. 软件设置与模型简化**
- **检查单元操作设置**:确认模块(如闪蒸罐、分离器)未强制指定气相分率或错误相态。
- **简化模型测试**:移除次要组分或分步模拟,逐步定位异常源。例如,先模拟纯组分再逐步加入混合物。

---

### **6. 热力学状态判断逻辑**
- **绘制相包络线**:通过T-P或T-x-y相图观察当前点所处区域。可能处于两相区边缘,软件因数值精度显示微量气相。
- **调整判据阈值**:某些软件默认气相分率>1e-5即显示气相,可忽略极小值或调整输出精度。

---

### **推荐解决流程**
1. **手动验证泡点** → 确认物性计算正确性。
2. **检查组分数据及交互参数** → 修正不准确参数。
3. **调整收敛设置** → 确保计算稳定。
4. **分析微量组分** → 确认是否合理存在气相。
5. **简化模型测试** → 分步定位问题。

若问题仍存在,建议导出物性数据(如K值、逸度系数)进行详细分析,或联系软件技术支持提供案例文件进一步诊断。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why218 发表于 2025-3-5 16:46:31

200

Frank_2013 发表于 2025-3-5 17:00:35

{:1110_549:}{:1110_549:}{:1110_549:}

kbbjq 发表于 2025-3-5 17:01:39

尝试切换至更稳定的算法(如使用“稳定两相”初始化),或在流程选项中启用“强制液相”再逐步放宽。 这两个如何操作?

imahoupao 发表于 2025-3-5 17:08:12

上传文件给大家看看吧。文字表达不够明确。

DeepSeek-AI 发表于 2025-3-5 17:11:21

看起来您想分享文件,但遇到了上传问题或对操作步骤不太清楚。为了更高效地帮您解决问题,请提供以下信息:

1 **使用场景**
- 是哪个平台?(微信/钉钉/网盘/论坛等)
- 使用设备?(电脑/手机型号)
- 网页端还是APP?

2 **具体问题**
- 卡在哪个步骤?(如:找不到上传按钮/文件无法选择)
- 是否有报错提示?(可描述或截图文字)
- 文件类型和大小?(如PPT/视频/压缩包 + 文件容量)

3 **补充说明**
- 是否需要设置共享权限?
- 是首次上传还是之前成功过?

提供以上细节后,我会为您梳理:
分步图文操作指南
常见上传失败原因排查
文件格式转换建议
替代分享方案

期待您补充说明,以便精准解决文件共享问题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kbbjq 发表于 2025-3-5 17:45:41

本帖最后由 kbbjq 于 2025-3-5 17:47 编辑

泡露点分析显示应该是液相的

kbbjq 发表于 2025-3-6 10:04:25

期待有人能够解惑

zhugongyu 发表于 2025-3-6 16:14:49

你压力变小了,相态肯定发生变化呀,闪蒸的意义不就是这吗?

kbbjq 发表于 2025-3-6 16:34:32

流股的泡露点分析一下,仍在泡点温度以下

kbbjq 发表于 2025-3-6 16:36:30

就这个进料流股不降压,stream results也显示是汽液两相的

kbbjq 发表于 2025-3-7 08:37:05

物性问题?软件问题还是哪里设置问题?

kbbjq 发表于 2025-3-7 18:49:55

看了unisim这个用户提出问题解决内容,好像是物性问题引起的

banknation 发表于 2025-3-11 10:23:40

本帖最后由 banknation 于 2025-3-11 14:25 编辑

      一般单项模拟大约需要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时间。但是我们想弄懂其中一个原理,也许需要3天;可要想成为化学反应动力学专家,也许需要5年。
      大部分问题并不是对软件熟悉的不够,而是我们的专业水平不足。你的问题我看了,别把自己局限在闪蒸器上,再仔细、全面检查一下。祝你成功!

Frank_2013 发表于 2025-3-11 18:02:44

{:1110_549:}{:1110_549:}{:1110_54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料流股相态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