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屁zhu 发表于 2024-10-28 22:50:10

谈论下以下这种情况理论上应该如何分析?

间歇过程中,不管是精馏或者间歇蒸发,为什么越蒸到后面,时间越长,越困难。比如一个蒸馏釜,里面是A的水溶液,A的沸点比水低很多,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高浓度A,在对釜进行加热过程中,A在最初的半小时,A出来的很快,此时釜内剩余A溶液约占总体积的一半;再蒸后一半A出来时,时间可能要几个小时才能把A基本上都蒸出来。这是因为釜里溶液变少了,传热面积小了的原因吗?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假设我有很多的A溶液,若要避免经历蒸后一半的长时间过程,是不是每次我都蒸掉一半的A溶液,然后再加A溶液进来,继续蒸一半,这样是不是就比较节约时间了。
欢迎大家来讨论,延伸此问题。

amine 发表于 2024-10-28 22:50:11

这些问题和想法,你都可以通过BatchSpe来自己验证。

Frank_2013 发表于 2024-10-29 03:44:07

{:1110_549:}{:1110_549:}{:1110_549:}

qiang10921 发表于 2024-10-29 08:21:28

感谢分享

环保工匠APP 发表于 2024-10-29 10:08:58

{:1110_550:}

why218 发表于 2024-10-29 16:15:30

{:1110_554:}

shenjianxiandao 发表于 2024-10-30 08:04:14

间歇操作过程中,越往后液体越少越浓,蒸发量不足,导致变慢。

猪小屁zhu 发表于 2024-10-30 10:43:42

shenjianxiandao 发表于 2024-10-30 08:04
间歇操作过程中,越往后液体越少越浓,蒸发量不足,导致变慢。

哦哦,您说的这种是蒸发水分的那种方式去浓缩料液,把水蒸走了,剩下的料液变浓且料液也变少了,导致釜实际使用到的加热面积也变少,因此变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论下以下这种情况理论上应该如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