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行业污染问题
合成氨和尿素的化肥厂主要污染问题有哪些? (1)造气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虽然得到有效的控制,仍存在二次污染。在目前所采用的造成气含氰废水的治理技术中,对于排水中的氰化物确实起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当时仍未有关于氰化物的大气排放标准,因此忽视了污染物从水中转移到大气的这个事实。对照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现有处理工艺排气中HCN无论是排放浓度还是排放速率都是超标的。而且如采用横流式的生物滤塔其高度低于标准要求的25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冷却型塔式生物滤池法的厂中,有些厂由于生化操作不好,如挂膜不好,填料堵塞,碳源不足等,而不再进行生化处理,实际上生物滤池只作为冷却塔(凉水塔)使用,影响了脱氰的效果。
(2)造气废水氰化物沿途挥发严重
煤造气废水,从造气车间煤气洗涤塔出水,通过排水沟进入沉淀池,在进入处理装置前,由于水温较高,一般在50-60℃,PH在7-8,所以沿途流失比较严重,这种流失大部分是以HCN的形式挥发到大气中,其流失率一般为20-40%,但这受水温、气温、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
(3)铜洗稀氨水仍是NH3-N的主要污染源
在肥料紧缺时期,从铜洗排出的低浓度稀氨水,通常再加入一些氨,配制成18%的碳化氨水出售,并且经常脱销,但随着化肥向高浓度发展的趋向,氨水几乎已经无人问津了,加上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没有适用的回收技术,为了维持生产只能排放,甚至有个别厂为了避免铜洗稀氨水的产生,而将铜洗再生气未经洗涤,直接放空,不但污染了大气环境,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1_222:}看看这个如何? 尿素和合成氨检修废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