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rfx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化工厂常见设备的布置要求

本帖最后由 CDcrfx 于 2023-2-16 15:32 编辑

化工厂内的生产过程需要依赖各式各样的设备和管道,由于设备种类繁多且每种设备都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因此设备布置需要遵循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合理的设备布置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能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和工人的安全性。管道布置设计也是化工厂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物质的流动、反应和控制,因此必须精心设计和安装,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这里将分三期为大家详细解读各类化工设备布置的具体要求。一起来看看吧!
01 塔的布置方式及具体要求
1.单排布置,一般情况下较多采用单排布置,管廊的一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塔或立式容器时,一般中心线对齐,如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塔设置联台平台时,宜中心线对齐或切线对齐;2.多排布置,对于直径较小本体较高的塔,可以双排布置或成三角形布置,这样,可以利用平台将塔联系在一起,提高其稳定性。但对平台生根构件应采用可以滑动的导向节点,以适应不同操作温度的热胀影响;3.构架式布置,对直径DN≤1000mm的塔还可以布置在构架内或构架的一侧。对用构架提高其稳定性和设置平台、梯子。对于布置在构架上的分段塔,当无法使用机动吊装机具时,应在构架上设置检修吊装设施。
02 塔与其关联的设备的布置要求
塔与其关联设备如进料加热器、非明火加热的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回流罐、塔底抽出泵等,宜按工艺流程顺序靠近布置,必要时可形成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设在一个区内,这样便于操作管理。
03 沿管廊布置的塔和立式管器与管廊的间距的确定
1. 在塔与管廊之间布置泵时,应按泵的操作、维修和配管要求确定;2. 塔与管廊之间不布置泵时,塔外壁与管架立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m。
04 塔与相邻设备之间的距离的确定
塔与塔之间或塔与其他相邻设备之间的距离,除应满足管道、平台、仪表和小型设备等布置和安装的要求外,尚应满足操作、维修通道和基础布置的需耍。两塔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2.5m。
05 塔和立式容器的安装高度应符合的要求
1. 当利用内压或流体重力将物料送往其他设备或管道时,应由其内压和被送往设备或管道的压力和高度确定;2.当用泵抽戏时,应由泵的汽蚀余量和吸入管道的压力降确定设备的安装高度;3. 带有非明火加热重佛器的塔,其安装高度,应按工艺要求的塔和重沸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操作要求确定;4. 应满足塔底管道安装和操作所需要的最小净空,且塔的基础面高出地面不应小于200mm。
06 换热设备的布置一般要求
1. 与分馏塔关联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如塔底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等。宜接工艺流程顺序布置在分馏塔的附近;2. 两种物料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宜布置在两种物料进出口相连的管道最近的位置;3. 一种物料与几种不同物料进行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应成组布置;4. 用水或冷剂冷却几组不同物料的冷却器,宜成组布置;5. 成组布置的换热设备,宜取支座基础中心线对齐,当支座间距不相同时,宜取一端支座基础中心线对齐。为了管道连接方便,地面上布置的换热器也可采用管程进出口管嘴中心线对齐;6. 换热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地面上,但是换热设备数量较多可布置在构架上:1)浮头式换热器在地面上布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浮头和管箱的两侧应有宽度不小于0.6m的空地;
[*]浮头端前方宜有宽度不小于1.2m的空地;
[*]管箱前方从管箱端算起应留有比管束长度至少长1.5m的空地。
2) 浮头式换热器在构架上布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浮头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0.8m;
[*]管箱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1mn,平台采用可拆卸式栏杆,并应考虑管束抽出区所需的空间;
[*]构架高度应能满足换热器的管箱和浮头的头盖吊装需要。
7. 为了节约占地或工艺操作方便可以将两台换热设备重叠在一起布置。但对于两相流介质或壳体直径大于或等于1.2m的换热器不宜重叠布置;8. 换热器之间、换热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0.7m;9. 重质油品或污染环境的物料的换热设备不宜布置在构架上;10. 操作温度高于物料自燃点的换热器的上方,如无楼板或平台隔开,不应布置其他设备。https://img.xiumi.us/xmi/ua/3RRsm/i/28c84ae39b8c46337cca1582d29b90d8-sz_40151.jpg

07 重沸器布置的一般要求
1. 明火加热的重沸器与塔的间距,应按防火规范中加热炉与塔的间距要求布置;2. 用蒸汽或热载体加热的卧式重沸器应靠近塔布置,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计确定),二者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管道布置要求,重沸器抽管束的一端应有检修场地和通道;3. 立式重沸器宜用塔作支撑布置在塔侧,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计确定)。其上方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4. 一座塔需要多台并联的立式重沸器时,重沸器的位置和安装高度,除保证工艺要求外,尚应满足进出口集合管的布置要求并便于操作和检修。
08 空冷器布置的一般要求
1. 空气冷却器(以下简称空冷器)宜布置在装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2. 空冷器应布置在主管廊的上方、构架的顶层或塔顶;3. 空冷器不应布置在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物料自燃点和输送、储存液化烃设备的上方;否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的隔板隔离保护;4. 多组空冷器布置在一起时,应布置形式一致,宜采用成列式布置;应避免一部分成列式布置而另一部分成排布置;5. 斜顶式空冷器不宜把通风面对着夏季的主导风向。斜顶式空冷器宜成列布置,如成排布置时,两排中间应有不小于3m的空间;6. 并排布置的两台增湿空冷器或干湿联合空冷器的构架立柱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7. 空冷器管束两端管箱和传动机械处应设置平台;8. 布置空冷器的构架或主管廊的一侧地面上应留有必要的检修场地和通道。
09 空冷器的布置如何避免相互间的热风循环
1. 同类型空冷器布置在同一高度;2. 相邻空冷器靠紧布置;3. 成组的干式鼓风式空冷器与引风式空冷器分开布置,引风式空冷器应布置在鼓风式空冷器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4. 引风式空冷器与鼓风式空冷器布置在一起时,应将鼓风式空冷器管束提高。
10 加热炉的布置一般要求
1. 明火加热炉宜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井靠近消防通道,且应于可燃气体、液化烃、甲B 类液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2. 加热炉与其他明火设备应布置在一起;3. 几座加热炉可按炉子中心线对齐成排布置。两座加热炉净距不宜小于3m;4. 当采用机动维修机具吊装加热炉炉管时,应有机动维修机具通行的通道和检修场地。对于带有水平炉管的加热炉,在抽出炉管的一侧,检修场地的长度不应小于炉管长度加2m;5. 加热炉外壁与检修道路边缘的间距不应小于3m;6. 对于设有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炉,汽包宜设在加热炉顶部或邻近的构架上;7. 加热炉与其附属的燃料气分液罐、燃料气加热器的间距,不应小于6m;8. 当加热炉有空气预热器、鼓风机、引风机等辅助设备时,辅助设备的布置应不妨碍其本身和加热炉的检修;9. 加热炉与露天布置的液化烃设备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2.5m,当设备之间设置非燃烧材料的实体墙时,其间距可减少,但不得小于15m。实体墙的高度不宜小于3m,距加热炉不宜大于5m,并应能防止可燃气体窜入炉体;10. 当液化烃设备的厂房或甲类气体压缩机房朝向加热炉一面为封闭墙时,加热炉与厂房的间距可减少,但不得小于15m。
今日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啦,咱们下期再见!——————成都辛瑞方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聚四氟乙烯及(和)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诚征石油、化工、造纸、船舶行业合作伙伴。https://img.xiumi.us/xmi/ua/3RRsm/i/ec3b2f5ec1ad5961a493402600efddcd-sz_42861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limit_1,m_lfit,w_1080/crop,h_705,w_939,x_61,y_78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sonid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1110_550:}

lv970326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1110_550:}

1042960171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66666666666666666

人生初见1314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好东西,学习了

87737352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好东西,学习了{:1110_549:}

STA8023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1110_549:}

lxqlcz135636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学习了空冷知识

ZZ_521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1110_549:}

周而复始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这个帖子不回对不起自己!我想我是一天也不能离开马后炮化工。

yyts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不错。很好很好

youh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6666666,非常666666

xushifu210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1110_550:}

Frank_2013 发表于 2023-2-16 15:30:54

楼主辛苦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工厂常见设备的布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