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鸣元院士:走进绿色碳科学 聚焦绿色生态发展
SHPGX导读:12月24日,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主办,申能集团、上海银行、国烨能源集团联合主办,中科院院士上海浦东活动中心协办,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政府全程战略支持的“海上院士讲坛”第十二期暨第八期“能源+金融”讲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举行。https://pics7.baidu.com/feed/8694a4c27d1ed21b1a565a872ac22ac150da3f62.jpeg@f_auto?token=ffc743796f17b7fe9905aa0f599c82ce&s=7CE39A56D5943863042E66820300708A
12月24日,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主办,申能集团、上海银行、国烨能源集团联合主办,中科院院士上海浦东活动中心协办,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政府全程战略支持的“海上院士讲坛”第十二期暨第八期“能源+金融”讲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举行。
本期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鸣元围绕“聚焦绿色生态发展的绿色碳科学”展开主题分享。300余位能源界、金融界人士出席。
主办方致辞
https://pics7.baidu.com/feed/79f0f736afc37931c35601bd6c68404042a9119e.jpeg@f_auto?token=a66897489245491eb31bc589c9814993
https://pics1.baidu.com/feed/b21c8701a18b87d69a79448780a4df3d1e30fda6.jpeg@f_auto?token=75da542babbed7e9a2152cf5d065bc31&s=E1079B184320471F955FA5D2030050BF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副总经理付少华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副总经理付少华表示,2020年美国将启动退出巴黎协定公约组织的计划,此外,2017、2018年碳排放仍处于上升高峰期且这一趋势未见扭转。这种情况下,中国如何节约减排、扛起低碳发展的大旗,以及减排对我们日常生活、产业链有何影响,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是由新华社全资或主要参与投资设立,同在蓝宝石大厦办公,保持了紧密的联动互动,本次讲坛正是联动互通的产物。其中,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由新华社控股的、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直接指导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发挥在政府与市场、上游与下游、供方与需方、国内与国际、能源与金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发展是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职责所在。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是新华社的直属机构,是新华社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致力于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以及新华社转型成为国际新型通讯社的战略目标。
主旨演讲
https://pics7.baidu.com/feed/7aec54e736d12f2ef5482cf9c76e226784356808.jpeg@f_auto?token=edee430563101f7743633196686d3205&s=F5B38B7456A05715E066F0D7030040F9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鸣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鸣元从绿色碳科学的氧化还原化学基础、引入能量的氧化还原体系、二氧化碳化学键演变规律、二氧化碳化工四大部分探讨了绿色碳科学。
他表示,千禧年之后,中国在全球绿色植被净增加方面取得卓越成就。2005至2006年期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75%,对全球生态环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碳创造了文明,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成地球上生物的重要元素。尽管联合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但在未来40~50年内,煤、石油、天然气等仍将是主要的一次能源。
碳浓度高于430ppm或低于150ppm都会对人类和生物造成威胁,应将碳浓度维持在合理、平衡的范围内。何鸣元表示,所谓绿色碳科学,即含碳物质能源利用时从碳资源加工、碳能源利用、碳固定、到碳循环全过程所涉及的碳化学键演变规律及其基于原子经济性的优化,就是以平衡、循环为出发点的一种科学理念。绿色碳科学的氧化还原包括四个过程:第一,甲烷转化平台,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化石能源通过加工得到燃料化学品;第二,热化学方法、水解、发酵强化生物质的转化利用;第三,化学循环,将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还原合成甲醇;第四,化学/生态循环,通过光合作用,促进二氧化碳的再循环。
要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再利用,不仅要发展氢能源,而且必须依靠碳之外的能量来实现这样的过程,包括太阳能、风能、电能等,同时也包含了化学、光生物、太阳能生物反应等多种转化途径。其中,太阳能尤为重要。
2019年1月,日本经济新闻与Elsevier合作调查,公布了30项尖端科研的全球排名,其中有23项中国位居第一。在“氧化还原”和“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研究主题上,中国分别占据了第一、第二的位次。按照巴黎协定要求,二氧化碳工业排放应较1990年水平下降80%。到目前为止,全球碳排放仍有近半数来自发电与工业的集中排放。
“当务之急是要精致加工。”何鸣元说。
欧洲地区对工业做了大量实验,归纳出12项碳科学进展,但仍未工业化。而我国相关科技已达到较为前沿的水平,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对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干重整已实现每小时一万立方米,中国科学院也已启动二氧化碳化工过程开发。
何鸣元表示,地球环境中的碳循环不仅限于地表,更包括土壤、海拔等多个丰富的层面。从化学角度看,也应考虑到与生物学、地质学的结合,形成包含地球内部与海洋等方面、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化学化工理应造福人类,它们对环境污染治理、对大气污染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https://pics7.baidu.com/feed/79f0f736afc37931c35601bd6c68404042a9119e.jpeg@f_auto?token=a66897489245491eb31bc589c9814993
https://pics4.baidu.com/feed/d058ccbf6c81800a6c390aab3899c4ff808b47ed.jpeg@f_auto?token=68829ab00a79f6bd0dd61e173b572b69&s=E107D11C5136559CD757B0D0030040BF
主持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油品事业部总监张龙星
https://pics3.baidu.com/feed/eaf81a4c510fd9f9327f8955ac81232f2934a4d1.jpeg@f_auto?token=f7b7ab7872d3ceb6832b7e4c15d4e19a&s=AA301D88C2E92CAD6A1548E0030030B0
活动现场
https://pics7.baidu.com/feed/79f0f736afc37931c35601bd6c68404042a9119e.jpeg@f_auto?token=a66897489245491eb31bc589c9814993
https://pics5.baidu.com/feed/8694a4c27d1ed21bbb69857924c22ac150da3f38.jpeg@f_auto?token=e95e3bf31e9cfac732b13e99970f3320&s=460221E1DE9939CC623960220300D0C0
何鸣元院士一行视察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本文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文字:韩静,徐姗姗,陈奕屹
图片:陈奕屹,徐姗姗
统筹:吴天宇
{:1110_553:} 感謝好分享
我看不错噢 谢谢楼主!马后炮化工越来越好!
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666666666666666666 楼主太厉害了!楼主,I*老*虎*U!我觉得马后炮化工真是个好地方! 何鸣元原来是中石化石科院的。 《碳浓度高于430ppm或低于150ppm都会对人类和生物造成威胁》——这话专家自己都不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鸣元出席 {:1110_550:} 楼主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