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下OTS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作为OTS的从业人员,我有深入的感知,OTS现阶段对于生产企业来讲,更多的是为了有这个工具,但是就实际使用率和用户的重视程度而言,并不出彩。一个OTS项目的执行历程会投入仿真工程师的很多心血,面对自己的生产成果在使用中并不是很受重视的现实,还是很没成就感的。
作为一名工程师,OTS的价值和作用,我本身是比较认可的,但是如何让OTS在生产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还得挖掘。
我有这样的不成熟思考,未来的OTS可以向这些方向发展:
1. 在培训功能方面,OTS在工业互联网的浪潮下,可以让OTS的培训记录连通到工厂的管理系统,通过公司管理要求,分配OTS培训任务,从而提高OTS使用率。
2. 在测试控制策略方面,在OTS环境中测试新开发的控制策略,未来可以推到一个必须执行流程的高度,同时引入工厂中仪表人员对OTS的依赖。
3. OTS现阶段的建模还是比较耗时,未来可以往智能建模、标准模型类库建立的方向发展,提高效率。
4. 与生产系统交互,收集真实生产数据,回归模型性能。提高模型精度的同时,监测到设备的变化。
欢迎大家讨论!行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思考。
至于为什么能变现了,不愿意继续砸钱去研发呢。往往老板除了给市场和员工画饼的时候相信高端业务的扩展外,其余时间应该都没有给这个业务在公司中的定位思考过吧
基于动态模拟技术的OTS确实在工业环境里不像直接能够带来效益的其它组件来的受重视,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效益是间接的,另一方面工厂还没有看到或者意识到这方面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动态模拟(和稳态模拟)等流程模拟技术其实能够支持工厂在全生命周期从设计、运维到优化的各种应用。一个模型(我们辛苦做出来的)其实可以在多个方向产生价值。但是国内很多企业做OTS却抄了近道,造成OTS其实就是按照操作手册走走步骤,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支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应用。客户如果懂一点的也不买国内的,不懂的也看不出价值。
所以国内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是要要住牙关,建设核心能力(Aspen和Honeywell在流程模拟核心能力上走了40年,我们呢?),等到时机(时代)到了,才能“飞起来”。
一点浅见供参考。 OTS当前的对象主要是操作工,可以往其他,如工艺人员,仪表等发展,可能运用会更广阔一点。的确如此,工厂的管理层应该重视起来,多多支持培训。想要完全还原真实工厂的动态响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曾经从事过,谈谈自己的感受
1、目前国内从事该业务的公司明显变多了,这是好事
2、做项目的过程中与一些年轻的工程师接触,配合测试,也对传统国内的软件模拟的准确性饱受诟病
3、真正愿意潜下心来研发原件的企业寥寥无几,毕竟能变现了,谁还愿意砸钱去争取一个并不是很大的市场呢
4、倒不是甲方领导不够重视,而是OTS项目的定制化和灵活性导致前期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人员投入,项目的周期很长,资料的完整性要求高,在目前快速的项目建设背景下很难有这些资源的保障
5、未来希望提高甲方技术人员对软件性能的评估能力的提升,目前的售前市场比较混乱缺乏专业、客观的人员。见的比较多的就是干了一两年工程干不下去了,又喜欢打嘴炮的跑去售前了,最终就是讲的头头是到,项目建完收益寥寥。去工厂考察也不用听别人多介绍,OTS熟悉装置的上手试试好不好用,是最好的检验方式之一。同样一个模型有人是按实际可操作性和自己的专业经验来建模的,考虑比较周全。有些人是按最简模型运行来建模膜,客户测试提出疑义后先扯淡,实在圆不了在修改的,所以工程质量很难考察,全靠开发人员的责任心。
6、拿来主义当然是最省心省力的方式,从培养人、锻炼人的角度来说,OTS项目参与越多收获越多,应付交差那就拿别人的模型或项目直接借鉴吧。
7、跨平台的灵活部署、操作画面没有分辨率要求能自适应,模型启动过程操作简便是未来需要真正解决的,影响客户体验的问题。
8、关于后台的模型平台,控制逻辑的仿真、关键成套设备的实现方式,市场上各家的口径比较统一,实则五花八门。 我司需要聘持证人员。化工类。检测类的都行。联系:13702855027 谢女士 {:1110_550:} 蒲化出来的? 现在在中控还是和利时呢?到底是哪位前辈呢? 想把OTS搞起来,很难啊。有好几个方面:1、客户认可度普遍还不是很高,所谓的机理建模也就听听而已。在试用时候,也是按照自己经验来测试,对于模棱两可的想象,客户是坚持对等现实装置 的参数,经常把OTS工程师搞得很无奈。2、OTS这个玩意基本都是私企在做,没有盈利任务那是假的。公司对OTS软件得研发投入是比较少,基本都是得过且过,能用就用,刚过3岁得孩子就得出门挣钱养家了。OTS工程师使用这种软件那就是灾难,更别说做出好的工程了,就像端个泥菩萨过河,别散架就谢天谢地了。 3、很多公司现在工程任务比较重才会招人,招的新人直接去做工程。上个月都不知OTS为何物,下个月就得去现场测试项目,一月成才!搞得新人每天压力很大,客户在测试中质疑工程师得能力,对做出得工程那更是不感冒了。态度好点的一直敷衍,不好的直接就翻脸投诉了。 很多有格局得商人其实一直在强调生态,OTS得生态一直都不好,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企业不重视培训,觉得都是面子货,是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身问题很多,基本没有一个公司说i是将自身产品好好打磨去服务企业,解决企业痛点。都是敷衍,做做面子,真不行了再说投入研发精力,毕竟研发是要投入人民币的。
论坛不能没有像楼主这样的人才啊!我会一直支持马后炮化工。
页:
[1]